讀書分享

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要關注什么,答案在第五屆課博會中原共識

2017-12-03

第五屆課博會中第五屆課博會圍繞“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這一主題,形成了如下7點共識。

1.核心素養的落地迫切需要通過“課堂革命”來完成,需要我們“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需要遵循兩個重要路徑:以生活視角重構課堂,用設計思維改變教學。

2.以生活視角重構課堂,意味著學習即生活,“生活法即教育法”,讓學習與生活同在;意味著學習要走向體驗,在玩中學,在做中學;意味著再造學習時間和空間,意味著學習在窗外,世界即教材。

3.用設計思維改變教學要求教師首先要成為學習的設計者,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讓學習在真實世界發生,從教程設計走向學程設計,從碎片化設計走向系統的單元設計。

4.核心素養時代意味著跨界、融合將成為教學新常態,意味著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需要完成兩種整合:一是學科內的課程整合,二是跨學科的課程整合,在此基礎上實現課程重構與教學方式重構的統一。

5.核心素養不是綜合素養,不是全面素養,而是關鍵和少數素養。這其中思維力不可缺席。當每一個學科、每一節課都可以促進學生思維重構的時候,我們便找到了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6.核心素養課堂上,學習將成為一種信仰,教師和學生都將成為學習者,成為愛學習的人、會學習的人,具有學習力的人。在學習這件事上,師生是相互悅納,互為資源的。

7.核心素養是課程改革的燈塔。燈塔的指引常常可以讓我們走得更遠,但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能偏離教學背后的人。核心素養的落地是以堅守“人本立場”為前提的。

第四屆課博會南通共識

關于好課的七個特點,被稱為“南通共識”。

第一,好的課堂一定是可以看見真實的課堂,學生真實合作、真實表達、真實發問,師生真實共處、真實對話、真實連接,讓課堂的一切真實起來。學習一旦真實發生,課堂便走向了深度學習。

第二,好的課堂是不斷走向深度學習的課堂,而深度學習是走向有思維挑戰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要迎合學生、滿足學生,更要引領學生、發展學生。

第三,好的課堂首先是關系的確立,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先確立關系,再實施教學,這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師生之間關系好了,結果自然就好了。

第四,好的課堂是練習規則和習慣的地方。練習學生如何想、如何說、如何聽、如何問、如何合作、如何分享,如何相互尊重、相互欣賞。

第五,學習永遠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最大的敵人是包辦。好的課堂就是讓渡時間和機會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起來,讓學習既成為學生的權利,也成為學生的責任。

第六,好的課堂是學會不斷改變的課堂,是需要不斷糾偏的課堂。它一定不是教與學,究竟誰先誰后,誰多誰少,師與生到底誰是課堂主人的二元對立關系;好的課堂可以在所謂的對立中找到統一,進而走向教與學和解的課堂。

第七,好的課堂是可以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的地方,是可以生產學生獨立精神和公民意識的地方。好課堂里出故事,好課堂里出素養,好課堂里出精神,好課堂里出公民。

(來源:中國教師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