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你離婚了,你的同事關切地問:現在好些了嗎?舊的不新的不來。日子總要往前過,看開點。四歲了,你的自閉癥孩子還沒上幼兒園,你的一個不咸不淡的朋友好心問:上幼兒園了嗎?我覺得他挺好的啊!你就是太多慮了,我們家那個2歲就上了。一個月前你剛剛人工流掉一醫學個測試出來的無腦兒,你的某個伙伴得知后對你說:別相信醫生那些嚇人的話,都是唬你的,我表姐跟你一樣的情況,最后生出來還不是好好的……
遇見這種人,我只想噴一句:去你媽的!
我們這個社會人與人在進行著無形的競爭,壓力逼迫人們隨處找別人的不好,好使自己顯得更強更勝利一些。
也許你會說那些人只是無心之過,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些遭遇不幸的人,聽到這樣缺乏同情心,但卻以同情為名的話,他們的心里當做何感受?
心靈的療傷過程類似肉體的痊愈過程,如果你每天把傷口揭開開看一次。那傷口會因為你的重復刺激反而不能長好。心靈創傷也是這樣,如果你不是像專業醫生一樣可以正確打開它,清洗、敷藥、包扎那你的做法只會使那個創傷永遠都長不好。
如果你是那個不幸的人,請謹慎,不要輕易向無關緊要的人暴露你的傷口,這個世界弱肉強食,與你站在一邊的人始終只有你自己,保護好自己,尋求專業的治療與護理,愛自己,從保密開始。
如果你是那個關心者,如果你是真的關心,出于愛,那也請謹慎,你的好言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也許默默的理解和陪伴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你不是他,請記住:任何人都無法完全體會陷入困境中的另一個人的感受。雖然我們幾乎什么都不能做,但是至少我們可以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