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這一課,教會了我什么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01-

兩年前和閨蜜逛街,商場里正在舉辦一個大型相親會,出于好奇駐足觀望。沒想到一個大哥跑到我面前問我要聯(lián)系方式,嚇得我拉著閨蜜落荒而逃。等到確定甩開了“怪叔叔”才長吁一口氣,拍著胸脯抱怨:“世界上竟然還有這種人!”

短短兩年,居然開始理解那位大哥的心情。我和閨蜜畢業(yè)、工作,如今也走上了相親這條不歸路。世事輪換,想來也是可笑。閨蜜在電話里跟我說,但凡遇到一個能讓自己心動的人,面子矜持皆可拋。

心動。再聽到這個詞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學生時代的心動發(fā)生得那樣自然,不過就是那天下午陽光很好,微風不燥,剛好你穿了一件我喜歡的白襯衫。那時候人心離得很近,我們說話不用費很大力氣,空氣就是思想最好的傳播介質。你回眸一笑,我就懂了你心思。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用合適代替了心動。周圍不斷有人告訴你,要找個合適的對象結婚。心動與合適之間,分明劃了一道楚河漢界,中間的滾滾洪流卷走了我們一去不復返的青春。

歲月就像踩著風火輪一樣呼啦啦過去,一晃眼,我們就莫名其妙地被放到了“剩女”的位置上。真的好想問一句:時間都去哪了?

-02-

前塵往事不可追,當單位里的95后一臉青春無敵地叫你“姐姐”時,你才終于肯承認心底的恐慌。于是當長輩提出來讓你相親,你再也不會大聲叫囂著:我還年輕,著哪門子急!

相親這件事就這樣被提上了日程。起初還會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抱著滿心的期待,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怦然心動的概率是那么低。

有時候我懷疑相親這種方式是否適合所有人。在落座那一刻分明已經對這個人失望透頂,卻還要硬著頭皮走完過場,裝作客套熱絡,以至于結束后身心俱疲。

相親的次數(shù)多了,你就成了眾人詬病的對象?!鞍ミ?,你眼光太高啦!”“沒有眼緣?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性格不合?相處久了就好了。”

單位一個姐姐說,已經記不清自己在或大或小、或油膩或考究的餐廳里見過多少或胖或瘦、或沉默或健談的男人了。爸媽每周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xiàn)在各大公園內舉著牌子等待同樣焦灼的父母們攀談。

不得不承認的確有人通過相親這種方式覓得良緣、喜結連理。而你只能抱著這樣美好的愿景一次次盤旋于陌生的面孔之間,清晰感受著自己正在一點點變得麻木和淡漠。

有人說既然相親讓你這么不爽,那就不要去啊。但是空空落落的生活,左手右手邊都沒有人,是件多么艱難的事,連最細微的煩瑣都能讓人潰不成軍。所以你生怕會錯過了什么,總想著萬一呢,萬一呢。

-03-

一本心理學的書講:找對象首先要使內部成像清晰起來。內部成像不清晰,要么找不到,要么全都是;內部成像太清晰則找不到對象,因為本來就沒有。一般人都是找一個有點相似的,修修補補將就。

我承認這世上存在著一種完滿的愛情:從少女時代就遇見了那個溫暖踏實的男孩,一路相攜相伴,步入婚姻殿堂。但大部分女孩,沒有不必長大的運氣,我們必須叫醒白日夢,殺死少女心,面對殘酷又冷漠的現(xiàn)實。

有個相親對象告訴我:這個世界上,誰沒點兒目的,誰沒什么想要的,與其耗費時間,不如直接亮出底牌,明碼標價,誰也別裝得好像無欲無求。

是的。這就是相親。嫁個靠譜的人,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剡^日子就是最大造化。因此相親的男人只分為兩種:可嫁型和不可嫁型。

這樣說似乎太過悲觀,在這個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有了等待、拒絕、反感的權利。我能夠靠自己生活得很好,我想買什么,點擊鼠標就有快遞公司送到。我想去哪兒旅游,一個電話就有旅行社方方面面打點。我不再需要男人指點我、照顧我,或者給我扛大米,送液化氣罐。

當你有足夠的底氣等待愛情的到來,相親也就成了輕松隨性的事。能認識不同領域不同生活狀態(tài)的人也很好,能借個由頭把自己從頭到腳打理一番光鮮亮麗地出門也很好。何必苦大仇深帶著沉甸甸的心理負擔,恨不得即將見面的男人就是此生最后一個相親對象。

-04-

與其說相親是在尋找結婚對象,不如說是在重新認識自己。因為相親能遇見愛情的概率真的很低,但你總是能從不同的人眼中看見不曾被發(fā)掘的自己。

或許相親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一課。它讓你明白你需要什么,適合什么,讓你看見真實的人性和被剖析后的自己。

得到真愛的機會,眾生平等。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手中都沒有拿著童話故事般的完美劇本,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自己或坎坷或平順的人生。

要知道不管有沒有婚姻,我們都不會逃開柴米油鹽。不管有沒有人相伴,都不能阻止我們一天天走向衰老。

如果正好有那么一個人,帶著七分誠意三分愛意闖入了我們的生命中,那么自當赤誠相對、心無二意。可如果機緣不到,又何必一定要找個人來終止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呢?

遇到自己不愛卻窮追不舍的人,別強迫自己去愛、去接受;遇到自己喜歡卻未必能開花結果的人,也不要過于執(zhí)著結果而一再地錯失本該在當下能享受到的幸福。

一個人,可以活成一支隊伍,也可以活成一道風景。不必逃避生活中的孤寂,也無須因為一直找不到愛自己的那個人而焦灼。

在一個人的日子里悉心地打扮自己,在能力范圍內盡量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專注地工作,也傾情地生活,不自怨自艾,也不虧待自己。當我們遇到那個人時,才能夠有足夠的勇氣說愛,說廝守,說相伴一生。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