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點45接了敏同事的電話,一直聊到22點多。很久沒有這樣煲電話粥了。掛了電話,回頭想想,我們都聊了什么,兒子幾次催我結束,我都覺得話沒說完。
敏同事是科研骨干,做了很多大氣環境監測方面的研究,縱向、橫向課題源源不斷。準備請她跟老師們做科研經驗交流。但她對交流的內容及方向沒有完全理清楚,因為她們的院長希望她交流的內容與我希望的內容有些出入,于是,有了此次電話溝通。
我們就交流的主題做了進一步探討。本次科研工作會是主題會,學校會就科研方向和團隊做一次主題報告。請了四位院系代表,希望他們講的內容也是圍繞方向和團隊展開,有經驗說經驗,沒經驗說思路、措施、困難和思考。全校有9個院系,本次選了4個院系做交流,當然還是希望有些典型引路,而不是純粹的工作匯報。這是其一,需要圍繞方向和團隊,找出本院系的亮點。
其二,既然請院系代表做交流,肯定也代表院系,需要對學院總體情況、研究方向的總體思路、措施、問題等做梳理。
其三,既然點名讓你講,而沒有請院長來講,是因為你的科研做得很突出,一定有一些經驗和體會,而個人的經驗中,科研方向的選擇和長期堅持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支撐方向選擇需要有連續性、長期性這一觀點的。
這些問題達成共識后,同事開始說自己近期的狀態,不太理想,有些失望。能告訴我這些,當然是因為把我當朋友啊,于是,我以一個傾聽者的身份傾聽、共情,在聽的過程中,也知道她的合理訴求。我也適時說出自己的現狀,也有同感,有一陣子,感覺像一只無頭蒼蠅亂撞,對現狀不滿,但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大概是因為春天都有這樣一種莫名的情緒吧。當我們同時提到傷春悲秋一詞,都哈哈笑起來了,這一笑,似乎情緒瞬間變好了很多。
在一個單位工作,同事也是朋友。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大家都把神經繃得緊緊的,能打開心窗暢快地聊一會兒,也是奢望。
特別是我們女人,工作不能放松要求、孩子不能放棄管教、家庭關系不能放任自流、個人內心不能任其荒蕪、社會關系不能不維持……整天忙忙碌碌,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和情緒管理能力,分分鐘可能崩潰。
而我們每天面對最多的其實還是同事,把同事當成朋友,給同事提供溫馨的環境,讓同事在繁忙工作之余能感受到一些溫暖,一些扶持,一些依靠,也是我們做管理的職責之一吧。
有時候,耐心接一個電話,耐心聽他人的傾訴,愉悅的不僅僅是他人,也是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