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是了解自己的 | 附線下活動+新媒體運營案例

今天想談一下運營人員的自我反思,我認為同樣適用于其它崗位。本著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更好成長’的原則,也希望所有人能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時間就選擇在今天吧。即使自己還不夠好,那也沒關系,千萬別自己忽悠自己,到最后把自己坑了。以此共勉。

同時,把我的一些論點和結論放在最前面,因為我擔心你們看不到文末。

運營是一個門檻很低的崗位,人員構成、薪資水平、能力高低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當你跟高階運營有差距的時候,是否要思考一下為什么?為什么運營是低門檻的時候就是在說我,運營是高門檻說的就是別人?歸根結底是行業和職業的原因,或者就是我自身的原因?我覺得大部分是自己的原因。


案例一

上周四我推送了一條消息,希望后面一段時間,針對一些具體的話題,給大家帶來一些深入的案例分析,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其中有一個問題:怎樣做好一場500人的線下活動?

辦好一場線下活動,從大的方面來說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么要做這么一場活動,目的是什么?

2、活動的主題是什么?可以帶來什么效果?

3、有多少預算?投入產出考慮了嗎?

這三個問題,我認為是辦一場線下活動務必要仔細思考的問題。這個階段,你的角色像是一個產品經理。

如果在你人生最關鍵的一些節點,你沒有努力,畢業進入職場之后也不愿意去更迭自己,也許你就像一個小學生,想到一個活動,立馬就是:我要做這個,我要做那個,現場要送一個小禮物,最后要說一句話,這樣。沒有任何系統思考的能力,也沒有把握大盤的控制力。如果類比的話,我把這種人看成是“貼吧產品經理之父”俞軍老師說的C類的產品經理,只會做事,零散拼湊。

你需要明確活動的目的:品牌影響力傳播?用戶體驗打造?反補我們本身的需求?還是,就是為了做一個活動,去做一個活動?如果這個你沒有考慮清楚,或者目標太多,都會造成問題。至少在你下面的方案推進上,會出現問題。

進入了撰寫方案的實操階段,現在又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活動在哪里、什么時候舉辦?

2、活動的關鍵時間點,里程碑事件是什么?

3、活動流程是什么,需要哪些人、在什么節點、做什么?

這個環節,你的角色像是一個項目管理。

你要知道這個活動成功的關鍵:是錢、是嘉賓質量、還是用戶數量等等。你要嚴格把控整個活動的進度,明確在哪個時間節點要輸出一個怎樣的產物,如果沒有的話,是否需要團隊某個成員及時跟進。

可能大家對“活動在哪里舉辦”這樣一個問題被我認為是關鍵問題有所遲疑。我解釋一下:活動的場所基本上決定了這場活動的調性,用戶來到現場超過50%的體驗都是由環境構成的,并且環境也基本上奠定了這場活動的背景和方向。

作為一個活動負責人,你應該輸出一份完整的活動方案,告訴團隊成員,你在某個節點要做什么,需要團隊中的誰在什么時間協助你。如果一味的閉門造車,悶著頭搞,是搞不出什么成績的。

進入活動的線下環節,還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1、用戶到來之前,你應該做些什么?

2、用戶到了之后,你應該做些什么?

3、活動過程中,你應該做些什么?

4、活動結束后,你應該做些什么?

看上去,上面四個問題有些啰嗦,但這個部分決定了前期辛辛苦苦準備了那么久的活動,能不能達成預期。這個階段,你的角色像是一個現場導演。

特別是用戶到了現場之后,及活動過程中。你能不能站在主辦方的角度操控全場。你要記?。?/p>

1、你是主辦方,你要為用戶服務,也許你討厭笑臉相迎,但你必須去做。

2、你不應該沉浸到自己的小細節里,你要觀察,了解每個人當前的心理,及時進行調控。

3、你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間對用戶造成影響。如果活動現場突然出現一些意外,這個時候你要迅速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抱怨隊友,如果你面露猙獰,語氣惡劣,這些細節會讓一切空虧一潰。

因為所有人心里對未完成的事情都會記憶深刻,如果在活動結束后,你給用戶一種:“好了,你們乖乖聽話來參加活動了,現在活動結束,你們已經不重要了”感覺,也許前面的建設都會轟然塌塌。換個角度,即使活動做得不成功,最后節點,給用戶以關懷和好的感受,也許會扭轉整個活動在用戶心理的感受?;厝ブ?,當人問起,他會說:“主辦方特別熱情,人很好”。這也許算是一份成績吧。


案例二

我曾經在文章里說過,我不喜歡做新媒體運營,因為我認為自己還很菜,還處于靠運氣吃飯的階段。

什么是靠運氣呢。 比如,當標題不是惡意炒作但是吸引人了,符合當時的實際場景了,并且在一個關鍵節點得到傳播了,當然,內容要好。

這些匯集在一起,產生的結果就是一個新媒體從業者的kpi。閱讀量、點贊數、轉發收藏數以及帶來的新增用戶等。 這也就是我不喜歡做新媒體運營只喜歡自己隨便寫寫的原因,我不想讓那么強勢的考核指標壓在身上。

但是,去年有一則70萬年薪招聘新媒體運營的消息,大家都在討論值不值。 我覺得,如果那個人的標簽完全符合新媒體運營,值了。

一個好的新媒體運營在公司的產品線和運營線甚至其他業務線上應該都是專業的。 首先要了解產品,然后了解用戶,最后懂得傳播。

比方說,在做一篇文案之前:

1、首先要了解你們的用戶群,他們有何種需求,針對他們的需求調研;

2、其次,做用戶金字塔模型,將用戶從核心到路人甲進行排列,同時,對需求進行排列分析;

3、接著,文案策劃,活動策劃,內容撰寫,發布;

4、最后,在不同的平臺,不同的時間點,設計一些話題,引導用戶,幫助傳播轉化。

這一切的前提,又是日常對新媒體平臺、用戶、社群不斷運營積累的過程。涉及到用戶運營、社群運營,內容運營等等??傊?,大家提到新媒體運營的時候,不要覺得就是發微博、發微信之類,那些人的工資不會超過1w。

有一些建議給大家:

1、新媒體運營一定要理論結合實踐,更多的去實踐,不要紙上談兵。這一點在任何工作中都同等實用;

2、做運營,需要打造爆點,有時候需要花錢,但是切記不是燒錢;

3、我們都在一味的追求用戶增長,以前我也是這么看,但是我現在覺得用戶留存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代表你們的產品是有價值的。張小龍前段時間說了,一個好的產品是用戶用完就走,再用再來。這說明產品有價值,吸引用戶。如果這樣,用戶不會走;

4、打造平臺影響力,這句話也是羅振宇說過的話。微博、微信、各個平臺都聚集了你的產品的潛在用戶,怎樣打造個人平臺(包括app,網站,社區等)的影響力,獲取其他平臺用戶資料,是非常重要的;

5、多想,敢想,敢做。

希望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披荊斬棘,踏浪遠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