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白頭發特別的敏感,當然主要是針對長在我自己腦袋上的白發。
今天早上洗完頭發,在鏡子里就發現了一顆白得耀眼的頭發,長在頭頂,根部很白,趨近發梢還是黑色,那是一根剛剛蛻變顏色還沒有徹底的頭發。進行了兩分鐘的思想斗爭之后,我對它果斷采取驅除政策,那就是連根拔起,還我的頭頂一片純凈的色彩。
已經有兩年多沒有染發了,之前染發并不是因為有白發,而是為了臭美,將烏黑的頭發硬是改得變了色,不是褐色就是棕色,更顯柔和一些吧。
現在不再更改頭發的顏色主要考慮:
第一,四十歲的人了,頭發不能越來越黑,只能越來越白,當白到一定程度,不染色的話,會顯得人沒有生氣,顯得衰老,而染色在某種程度上對人的身體會造成傷害,對健康不利的事情少做為妙。這樣說的意思其實是我在等待,等待我頭發大面積變色的時候,我就不得不染色了;
第二,現在黑色的頭發深得我心,那種自然的與你混成一體的黑要好好珍惜,染了,就對它有一定的破壞,心疼;
第三,聽說染發會令發質發生改變,這對于正在蓄長發的我來講,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我在心里暗暗地告誡自己,無論怎樣,目前的黑色最適合我,千萬不要一時沖動去染發。
沒有染發的我現在發現了黑色以外的頭發,它令我有些恐慌。
雖說白發不能作為是否衰老的標志,但滿頭青絲里夾雜著根根縷縷的白發,總歸是歲數到了吧,身體走下坡路吧,影響我追求美麗形象的心情吧。
我給自己制定了鏟除白發的原則,就是如果頭上同時存在的白發數量不超過10根,那就毫不留情地拔之而后快。今天頭頂那顆耀眼的白發之后,細細搜尋了一番,還好,沒有發現第二根。
拔掉白發之后的我心里忽然有了很多感慨——人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更多的長江后浪拍在沙灘上的。
我的媽媽生下了我們兄妹三人,在本該享受青春美麗歲月的時候,她承擔了撫養孩子的重擔。三個孩子年齡相仿,總共才相差5歲,對于一個19歲就當媽媽的人,擔子不可謂不重。
七十年代中國的農村婦女,和男人一樣是主要勞動力,懷了孕,生了孩子也不能有任何特殊。
辛勞的媽媽和爸爸用雙手把我們撫養長大,他們老了,白發和皺紋,略顯臃腫的身材和不再挺直的脊背證明了這一點。
對他們來講,我們就是長江后浪。
我曾經數次勸說媽媽把白發染黑,可媽媽不同意,她說染發對頭發不好,對身體有害,再說了,60多歲的年紀本就該這個模樣,何必多此一舉。
我希望媽媽顯得更年輕些,她的白發幾乎占據了頭發的一半,半黑半白這種對比關系營造出來的感覺就是有點發灰,顯得臉色不是特別好,如果染上色,至少看起來的年齡要年輕5歲以上。經過數次勸說無果之后,我理解了老媽的選擇,她染不染發是她的一個生活態度,她要實實在在地活著,覺得染個頭發都虛偽了,浪費金錢了,沒有那個必要。
愛媽媽就尊重媽媽的選擇吧。
我也是孩子的媽媽,也要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付出的辛苦和媽媽當年情況有所不同。
體力上和腦力上的對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環境也比當年的他們面臨的環境優越,撫養孩子更重要的是引導、鼓勵,培養他早日脫離家庭庇護的能力。
孩子獨立了,能夠不靠著父母自在滋潤地生活,才是父母應該給的教育。
我寧愿被孩子更早地拍在沙灘上,那是為人父母必須接受的命運,也是幸運的父母能夠收到的來自另一個自己的禮物。
現在的我在逐漸接受著年華老去的事實,拔掉頭發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更像是一種逃避,對不愿意面對的事實的逃避。
身體可以老,頭發可以白,心該始終保持年輕吧。
我愿為修煉一顆不老的心而努力。
????k?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