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從小喜歡吃面,長大亦是如此。總是忘不了媽媽做的肉絲面——一只潔白的大瓷碗里面盛著冒著熱氣的面條。湯上面浮著蔥花,香菜,紅色的是辣油,最誘人的還是肉絲,或抱成團,或散亂地躺在面條上。
小的時候胃不好,都說面條養(yǎng)胃,所以媽媽給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肉絲面了。那時每天清晨,我還在睡夢中,媽媽就已經(jīng)起床了,廚房的燈也隨之亮了起來,切肉,打火,下面,沒多一會,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就出鍋了。而此時的我也已經(jīng)起床了,洗漱完畢,坐在桌上,大口地貪婪地吃著。寒冷的冬日,一碗面下肚,渾身也暖和起來,走到學(xué)校都不會覺得冷。
從小到現(xiàn)在,每當(dāng)胃受涼不舒服的時候,都要吃一碗媽媽親手下的,熱氣騰騰的肉絲面。不僅因為養(yǎng)胃,更是因為它是媽媽親手做的,有媽媽的味道。后來長大了,在外地求學(xué),有一次胃病又犯了,沒吃任何東西,好想吃一碗媽媽做的肉絲面,無奈媽媽不在身邊,于是我就找了一家面館,要了一碗肉絲面,但是怎么也吃不出媽媽的味道。于是胃再不舒服的時候,也不想著吃面了,反而更想念媽媽。恨不得瞬間回到媽媽身邊,吃一碗媽媽親手做的肉絲面。在我看來,媽媽做的肉絲面,是多么高超技藝的廚師也無法烹制出來的。廚師們做飯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而媽媽做的面用的是真愛,用的是親情,用的是溫暖。不說了,不說了,回家去吃媽媽做的肉絲面!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 ? ? ? ? ? ? ? ? ~全文完~
此文為頭條號作者我是饞貓小木子原創(chuàng),謝絕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