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首都馬是我所想卻又遙不可及的事,說實話沒想要今年去完成它。2017年的跑馬計劃表里也是廣東周邊的先體驗,跨省的也就只有港馬,即使是這樣規劃,可是身在跑圈,難免不被報名的氛圍所感染,加上幾位跑友鼓吹,我終究還是淡定不了。
反正也是報著碰碰運氣,即使中了也可以不去呀,把期待放在了廣馬上,畢竟廣馬是在我今年的計劃內,年尾才開跑,準備時間充足,絕對靠譜。可天不遂人愿,廣馬落簽,中北馬,還真應驗了那句:計劃趕不上變化。
這突入眼簾的消息讓我驚呆了許久,畢竟我聽多數人說帝都馬難中簽,那我這是該喜還是該悲呢?呆滯許久,重新整理跑馬計劃,無論接下來是報哪個馬,還是應對北馬的拉練安排、以及調整作息時間和規范飲食,都在腦海里翻閱了一遍。八月中旬至開跑日僅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沒有信心能跑完全馬,可就是不知如何觸碰到那根弦,就繳費了。隔日,我才清醒過來。
跑圈里有這么句真理“借著跑馬的名義到處旅游”,此時的我,也只能是這樣安慰自己了。
南方的八月正處于30多度悶熱臺風季,在這樣的天氣拉練備戰一場馬拉松,那絕對是真愛啊,這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跨出空調房啊。時隔幾個月沒跑過半馬的我,面對這種天氣終究還是少不了幾場思想斗爭。咬牙堅持了兩次長距離已是精力交瘁,怕完不成全馬跑前一個禮拜出現焦慮癥狀,嚴重影響睡眠,對內心打擊不小,祈禱著能安全完賽,好好享受北京之旅便已滿足。
繳完報名費往后那幾天,完成了到北京的機票和住宿的安排,利用空檔時間小做了些攻略,避免到了陌生的地方手忙腳亂。
幾經波折15號晚上10:47分抵達酒店,因為入住的是四合院,房間采光并不好,窗戶太高無法打開,基于這些條件被褥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早上起來還得洗個澡再出門,當天晚上院子里就有住客聊天喝酒哼小曲,凌晨4點多老大爺就出來院子里溜鳥嘮嗑了,我們自然也跟著遭罪,以上種種,真心不建議跑友們選擇四合院,因為你們也會和我們一樣想殺人,什么情懷啊什么懷舊啊,都讓它一邊去吧。
到北京的次日正是霧霾天,早餐一碗南瓜粥兩個包子過后,前往國家會議中心領取裝備,可能是我沒習慣北京的塞車情況吧,這不,剎車帶來的慣性緩沖伴隨著就是一路吐,到了場館開始腹瀉暈眩冒冷汗。接下來和我拼房的豆豆和飛雁說去逛景點我已經沒了興趣,只想待在酒店歇息。
不得不說,每次參加馬拉松就像是江湖的武士收到了召集令前來相聚,中午大家都如約而至,在飯桌上大家都因為跑馬而打開了話匣子,好不陌生。在這難得的時刻當然少不了大合照啦。
終于到了比賽日,晴天,沒有霧霾,早上涼出門需要穿多一件衣服,北京六點的天已經出太陽,風吹來覺得有些干燥。這次北馬我準備了12顆鹽丸,4支能量膠。比賽前一晚師父發來信息:“鹽丸早餐過后2顆,15公里2顆,25公里和35公里各吃1顆,能量膠每10公里各1支,關鍵前面2-3公里不要跑太快。”看到信息心里暖暖的。
天安門前人山人海,人流蔓延到馬路、地鐵、巷口、酒店門前,天安門門口一排排白衣女警把守,要進檢錄口,必須先搜身查驗包裹,如同過邊檢一般,如此威嚴壯觀的景象讓人不禁緊張起來。因為出發的時間不早,集結區內已經開始熱身了,聽著廣播里傳來的節奏聲,真讓人亢奮,頭皮酥麻,我也不甘落下,一路踮腳熱身,進入集結區的通道很小,擠在人群中也不敢停下,身邊的跑友見狀也開始動起身來。等待許久,終于到達B區,看看手表還有半個小時開跑,果斷去找洗手間再次排空,避免在賽道上臨時救急而耽誤時間,隊伍不長,大家一邊排隊一邊跟著教練做熱身,都想調節到最佳狀態。起跑前的五分鐘,重新看了師父發來的信息,發現忘記吃鹽丸,于是跟周邊的跑友借了兩口水咽了2顆鹽丸。緊接著是三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齊唱國歌,氛圍、激動都達到了頂點,很多跑友都掏出手機記錄這一刻,我也不例外。
“五、四、三、二、一”,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準備,跨越幾千公里只為這一場賽事,終于在這一刻迎來了42.195公里的挑戰,亢奮、激動、擔憂伴隨著倒數全面爆發。看著無數的跑友身輕如燕掠過,心里無數次提醒自己:前面三公里慢點再慢點,超人一分鐘,后面慢人十分鐘,這一次是一個人監督自己完賽,穩中求勝,安全完賽最重要。
前面七公里的賽道因為三萬人的涌入也不顯得寬敞,我還是如以往的戰略,跑在賽道的最左邊,右邊有樹木遮陽,有攝影師為跑者拍照,自然人也多,畢竟大家都想留下自己跑馬的英姿,成為朋友圈最靚麗的風景。然而,開跑兩公里的左邊還有一道風景線容易被忽視,那就是身著白色警服戴著白手套的武警哥哥,那挺拔的身姿,那威嚴的氣場讓我著迷,我想,跑友口中說的國內最威嚴神圣的一場馬拉松,其中的一個因素也是少不了這一道風景線吧。經過他們身邊不禁道了句:辛苦了。
北馬是分區集結,同區的飛雁和豆豆也在天安門前過安檢時走散了,因為我帶了跑團的旗子被搜到了,說不能帶旗子進去,我避開了女警的視線,把它藏在風衣的口袋里,再去另一條通道重新檢查才得以進去,所以開跑后一直在賽道上尋找熟悉的身影,好結伴而行。或許是我太晚進集結區,又或許是我跑的太慢了,在15公里左右才追上她們。我豆姐北馬前在臺灣游玩時腿部受傷了,回來緊接著出水痘,我們拉練時她只能在家休息,看到她的身影已經知道跑的有些吃力,畢竟腳傷還沒有完全好,不過我豆姐的底子在我相信她一定能跑著完賽的,經過她身邊我碰了下她的手臂,意識打了招呼,為了節省體力,她問我話時,我比了手勢回答她的問題就往前跑了。跑多兩公里看到了飛雁,看到她身邊有幾個男的陪著一起跑我也不好去當電燈泡,于是繼續向前,此時飛雁叫了我一聲:“小廖” ,我回頭意識下就跑開了。
北京當季的天氣秋高氣爽,雖然早晚需要加多一件衣服,可是中午依然烈日高掛,今天最高氣溫29度,起跑前半程涼風吹來呼吸時鼻腔發疼,伴有流鼻水的現象,慶幸的是今天比賽日不是霧霾天。頂著烈日,想著全程幾乎是暴曬著完賽,懸著的一顆心已經開始盤算著如何分配體能:1.速度:遇到了3:50的兔子緊跟其后。2.補水:天氣炎熱,每一站都要喝水,即使不喝也要拿來給自己降溫,進入水站不能停下腳步,一停下來身體會因為慣性越休息越累越抬不起腿(這是聽過無數跑友的經驗分享得來的,這一細節銘記在心),如果沒忍住喝多了,要用踮腳步來代替行走,緩好了再加速恢復配速。3.鹽丸:按照體能消耗,天氣熱,鹽丸可以早一兩公里吃,17公里吃2顆,28公里吃2顆,36公里吃3顆。4.能量膠:還是每10公里吃1支。5.補給站有什么吃什么,維持體力重要。
就這樣一路向前,估計是因為我一直在壓速跑吧,所以沒遇到3:50的兔子,緊記著定下的方法不敢松懈。30公里過后看到有很多的男性跑友因為抽筋停下來拉伸,每一站的醫護點都有人在噴藥緩解疼痛,還看到有一兩個已經躺在地上面部猙獰地等醫護人員幫助肌肉放松,看到此景我只有更加謹慎地留意自己身體狀況,此時面對這樣的天氣,安全完賽對我們來說太至關重要了。后半程的賽道越跑越窄了,在36公里遇到了輪椅跑者,他的前面和兩邊都有老兵跑友為他開道,看到這一畫面我內心很感動。我想跟著他跑起碼我不用穿插人群之中,他們的速度也和我差不多,跑起來也輕松,等到了寬敞的賽道我們因為拿補給才分開。我看到的補給有:水、功能飲料、能量膠、香蕉、小蛋糕、青葡萄干。或許有些補給我沒看到吧,以臺面的陳設來看并不是很豐富。期間取了一小撮葡萄干、一節香蕉、一個小面包,面包不知是否受天氣影響又干又硬,要配上水才能咽下,原本自己帶了能量膠,狀態還不錯,也就沒吃上太多,想著后面還有那么多人出狀況,補給肯定也沒帶夠,也就沒浪費了。最后8公里,兩邊的市民比前面路程的多了許多,但在整體上看遠遠不及其它地方任何的一場馬拉松,我想現如今的國馬已經迎來了第37界,在市民眼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兒了,少來也是有原由的。
“9335女孩加油!”在最后五公里的一個轉彎我聽見一位阿姨沖我喊著,瞬間像是被打了雞血一般,此時的我已進入疲態,為了給自己加油打氣,我跑向右手邊最靠近市民的地方,這時我看到有熱心市民向我們遞來了切好的三角形西瓜,還有已經打開包裝的小包榨菜,我除了被曬的有些累之外狀態還是不錯的,所以我沒接過她們的東西,留給了身后的跑友,她們熱情高漲齊聲吶喊道:女孩加油,女孩加油,你們辛苦了!此時的我已經控制不住伸出手與她們來個擊掌,比出大拇指給她們點贊。
在最后兩公里我已經是精疲力竭,咬牙堅持了會感覺很難使上勁,兩公里對我來說真的太遠了,看著我身后很多女性跑友開始加速,我也只能望著她們的身影一掠而過,有點想哭的沖動,我有點自暴自棄了,就在這時,左邊的市民某男士的話驚醒了我:“最后一公里了,還有10分鐘就400了,你們要加油啊!” 這一句話就如一盆冰水從頭上蓋下來,心想:抬腳,低頭,不要看拱門,跑。
就這樣,烈日寵幸,熬過了每一步,抵達終點時看計時器顯示03:54:34。最終我以03:51:31的成績PB了,完成了人生的第二場全馬。全程下來沒有遇到所謂的撞墻期,每公里的配速相差不大,一人自己分配體能和補給,體驗了每一步的艱辛和汗水,挑戰了自我突破的極限,享受了每一次對自己說不可能卻又能在最艱難的一刻挖掘出潛力的喜悅,或許這就是馬拉松我未發現的魅力吧。
北馬之行多虧有Kevin的當地朋友小春哥的接送與招待,為我們北馬的三天出行和溫飽問題提供了便利,期待大家能在深圳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