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是美好的情感所給予你的愉悅的感受,幸福感讓你覺得這個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美好,幸福感讓你覺得自我的存在有深刻的意義,你不厭惡自己,不厭惡世界,因為幸福感足以讓你覺察到愛與被愛,你眼前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以傷害的名義存在的。我想幸福感對一個人真的很重要,它可以讓人覺得在茫茫人海,微小如自己的重要性,它給予人自信,樂觀,豁達,忠誠等一系列并發的情感,他可以讓一個人向往生活,并且覺得每天的清晨都充滿希望。我之所以這樣頌揚幸福感,是因為我覺得缺少幸福感的人活著是一場煎熬的征途,而非愉快的旅程。
為什么說缺失幸福感的好人比壞人危害更大呢?如果說壞人危害荼毒社會,那么缺失幸福感的好人其實是荼毒危害自己,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方面,提不起熱情,消極倦怠,從源頭就缺失了幸福感。危害自己怎么會比危害社會更重要呢?大概是因為我們人自己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當我們在傷害自己時,其實是在傷害社會的核心力量,如果核心力量一步一步損壞,又如何去對抗危害社會的壞人,世上好人總是比壞人多,但缺失幸福感的好人,不算是完整的好人,他們更像生了病,而這種病足以破壞他們健全的精神世界,不利于構筑和諧社會。
如果你覺得幸福的話,你怎么不能滿足呢?司湯達的《紅與黑》主人公于連如果感到幸福,就不會有他對權勢利益的追逐,最終走向死亡的悲劇。開始他是一個很可愛的人,英俊年輕,機智好學,這樣年輕鮮活美麗的人,應該是頗受人喜愛的,然而他的木匠父親不喜歡他,年輕時嘲弄他,直到他最終入獄,命不久矣,想到的也只是壓榨他最后的價值,他沒享受過家人的溫情,他從家人這里獲取不了幸福感。再說階級問題,他只是木匠的兒子,無論是當家庭教師,進神學院,甚至成為拉莫爾侯爵的私人秘書,他步步升遷,然而在貴族階級看來,他只是個有野心的,聰明的,相貌優秀的傭人。他落魄時遭人嘲弄,他飛黃騰達以后又遭嫉妒陷害。他不是一個老實人,他努力爭取的名譽地位,也只是要證明人與人平等的手段,他熱衷飛黃騰達,只是這也無法讓他得到幸福感,他擁有過很多東西,卻未曾得到片刻的平等相待。
這就是于連在愛情方面,為什么一定要處于優勢地位,才能彌補他內心的缺失,他需要很多很多的愛,需要被女人仰慕,忍受不了背叛。他勾引雷納爾夫人,讓這個從未嘗過愛情的少婦陷入愛河,他們是彼此的初戀,愛得隱秘而大膽,只是雷納爾夫人和于連不一樣,她缺少來自愛情給予的幸福感,卻從未缺少其他方面,她有三個孩子,他們可愛聰明,她地位高貴,受人尊重。這樣的女子是無法完全獻身于愛情的,雷納爾夫人為了孩子和丈夫的名聲,與于連斷絕關系,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之間沒有愛情,當雷納爾夫人被迫告密揭發于連,于連覺到自己受到了背叛,情急之下槍擊了雷納爾夫人。他以為自己曾收獲了愛情,背叛讓他年輕人生中屈指可數的幸福感被擊碎,他甚至不管不顧自己已經飛黃騰達的身份,不管不顧瑪娣兒小姐,去做如此沖動的冒險事。
于連與瑪娣兒小姐之間的愛情游戲,是彼此之間的征服與被征服,于連需要從征服中獲得滿足感,而瑪娣兒小姐厭煩了對她前呼后擁的男人,決心要征服于連,這場游戲以瑪娣兒小姐瘋狂地愛上于連告終。我們無法分辨于連對瑪娣兒小姐究竟是不是真愛,但于連從階級立場上無疑獲得了勝利,他滿足了虛榮心,他使一個高傲的貴族女子臣服于他。只是他幸福嗎?他的人生在接近尾聲時,或許他才是幸福的吧。他短暫的一生都在追逐名利地位,他利用對他懷抱真情的女子,但最后這兩個女人都對他不離不棄。除此之外,他的幸福或許少的可憐,他選擇了死亡,選擇了結束的一切,不再追逐什么,名利地位,愛情幸福全都化為烏有,他很平靜地接受死亡,這平靜注定是一種對社會階級的徹底反抗。
缺失幸福感的于連,在短暫的一生中充滿糾結痛苦,他有一些天生的優勢,只是這些優勢在與階級對抗中,讓他成功也最終害了他。他或許不再是那個美好的十九歲少年,因為從一開始就注定缺失的東西,引他走向欲望,引他走向名利,引他走向征服,引他走向死亡,卻無法到達幸福,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他的人生只是一場煎熬的征途。
像于連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他們缺乏的幸福感來自于方方面面,而且每個人都可能缺乏,只是方面可能不一樣。就像是走在沙漠里很久的人,沒有了水源,雖有陽光空氣還是無法存活,我們渴求的東西究竟能不能帶給我們幸福感,如果我們得到了水,這時候應該是幸福的,然而于連,他渴求的東西,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滿足了欲望,并沒有對幸福感做出補償,所以他才會一直不滿,一直渴求,一直失望。我們要分清我們渴求的與帶給我們幸福感的東西是不是一致的,名利社會,我們得到幸福感,安全感的途徑應該是真的適合我們的,僅僅物質上需求的滿足是無法救贖一個人的。如果缺失幸福感是一種病,那我們要做到的也是對癥下藥。不要混淆了欲望和幸福,以為滿足了欲望,就可以幸福,其實幸福也是一種欲望,只是我們獲得幸福的方式不應該盲目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幸福,每天早晨都充滿希望地醒來,醒來時這個世界滿眼光明。將生活活成一場愉快的旅程,我們把什么當作目的地,就想好怎樣去那里,世界讓人眼花繚亂,其實我們想去的地方也就只有那一個。
缺失幸福感的好人比壞人危害更大啊,因為好人要幸福地生活,來建設和諧社會,感化壞人,如果好人都不幸福了,壞人怎么還有希望和勇氣去做一個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