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 | fen解知識點


1 學科課程

學科課程(subject curriculum),又叫學科主題課程(subject matter curriculum,亦譯為教材課程),或分科課程(branched curriculum)。它是課程類型之一,與活動或經驗課程相對。

(1)歷史發展

學科課程萌芽于古巴比倫學校和古希臘的學校,成型于近代學校,以夸美紐斯的百科全書式課程為代表,經赫爾巴特而模式化。在現代學校里,比較穩定的學科課程有:語文、外語、歷史、地理、數學、音樂、美術、物理、化學、地質和生物等,可分為人文課程、社會課程和科學課程。

(2)核心內涵

學科課程,指以學科為中心設計的課程,強調各個科目自身的系統性和兒童對系統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它以人類對知識經驗的科學分類為基礎,從不同的分支科學或學科中選取一定內容來構成對應的課目,從而使內容規范化和系統化。

2 活動課程

活動課程,又稱經驗課程。

(1)歷史發展

經驗課程是相對于學科課程的。它萌動于19世紀,在20世紀處脫胎而出,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60年代。當時,人們開始意識到學科課程的局限性,轉向提倡“將科目主題里成人的經驗與兒童自身經驗的有機結合”,“充分尊重和培養兒童的主動精神和創造意識”。

其中,以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為主要代表。

(2)核心內涵

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中心論”提出的。它主張要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為改造兒童的經驗而設計的課程。

借用創立者杜威的話說,“學校課目相互聯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課程不再被看成是教材或課目主題,而被看成是兒童在教師指導下獲得的所有經驗。

以上就是今日的知識點fen解。如果您喜歡,期待您的關注與評論,謝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