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別人,尤其是親人,怎樣對你不好,也許時間長了之后就想不起來了,記下來的都是別人傷了你心的一些話。有木有?
這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語言暴力”。
當然,很大一部分,也許說者根本無意傷害你,但是聽者卻被狠狠地刺了一刀,有的可能因為這一刀太致命而心死。這種情況中,最可怕的要數來自父母的一把刀,把孩子的心捅死了。從此,在TA的人生中,周而復始地各種不順利、不走尋常路,根源都在于此。
那么怎么避免“暴力”溝通呢?
真正非暴力、良好的、有效的溝通,并不僅僅是掌握一些語言技巧、換用幾個積極的語句,平和地說出來就能實現的。其實,真正要溝通的是話語背后的問題:渴望、需求、感受、情緒。
當我們觸及到了話語背后的需求與感受,可以說我們才觸及到了溝通的本質。
怎么觸及呢?
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四步驟,一步步
習得。
如果你愿意看書,如果對自己的看書習得能力還比較自信的話,強烈推薦下面這本書——
《非暴力溝通》
不說它是能改變我們生活的一本書,也要說這本書至少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與溫暖,體會到有效溝通的暢快與喜悅。
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