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朋友就像是甘醇的紅酒,時間越長其醇香越濃烈。但是就我到目前為止二十多年的生活經驗來看,朋友這杯酒,放的時間越長,酒味就散的越淡。很多人在喝了就以后都忘了蓋蓋子,等多年以后想起來要喝幾口的時候,已經不知道從何下嘴了。
小學畢業已經七八年了,回想起以前吃飽混天黑的日子還真是很懷念,于是一個小學聊天群應運而生。七八年都已經過去了,小時會一塊玩的人,現在都已經各奔東西。有的已經結婚生子為生活擔憂,有的還在安心學業為未來打拼,有的追求平淡庸庸碌碌,有的敢打敢拼飛黃騰達。每個人都有著就屬于自己的生活。
今天中午的一件很好玩的事。我們一群人在一起聊天,上學的人聊得是各種證書,以后的工作去向,云云;已經工作的人則聊得是哪里的工作好,誰又要結婚了,云云。就像是兩個井水不犯河水的幫派一樣,各踞一方陣地,互不干涉。其實我是很想融入到另一個圈子里的,畢竟大家都是同學,并不存在年齡之間的代溝。在他們聊天的時候,我有意的在群里搭話,可是并卵。雖然并沒有站出來說:“你離開,我們不想理你?!暗俏乙呀涬[隱的感受到了這種氣氛,于是只得安安靜靜的關掉手機,去做些自己的事情吧!
后來我跟同學交流,發現并不是我一個人這樣,之前我一直把這個結果歸咎為我自己溝通的問題,現在看來,這是大家的通病。隨著大家際遇的流轉,每個以自己為中心的朋友圈在一直壯大,更新。我們一直在與人相處,只不過一直換啊換,我們也一直在成長成熟。原來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我們,現在并不對等了,最起碼在思想水平上已經在客觀上劃分出了三六九等。上學的嘲笑不上學的沒素質沒文化,不上學的嘲笑上學的書呆子臭顯擺。也許不上學的人細枝末節的一個小動作就被上學的人冠以沒素質;上學的人無意說道一個成語就會被 不上學的人嘲笑書呆子。但是還在學校的人為什么沒看到自己實踐精神的欠缺,上了社會的人為什么沒有發現自己科學文化的短板。我們是沒有年齡的鴻溝,可是似乎又有一個更大的思想上的鴻溝橫在我們之間,只能遠遠地看到對方下陽光下背面的黑暗,卻聽不見互相的呼喚。就這樣群里的兩大陣營便產生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曾經要好的朋友現在都形同路人。有了新朋友忘了老朋友這句話我想做下解釋,不是大家選擇了遺忘,而是有了隔膜?,F在甚至連幼兒園的朋友的名字都記得清清楚楚,你的現實水平要求你只能跟你身邊同等水平的人呆在一起,水平太高你高攀不起,水平太低你又看不上。所以,長此以往你只能與身邊的人在一起,對之前的老朋友越離越遠。當然,隨著你學習資歷的提升,水平自然提升,那些停滯不前的老朋友也會成為你嫌棄的對象,隔膜由此而產生。
所以說以后不要在去試圖融入某個圈子,圈子不同何必強融,強融的結果就是自取傷害一萬點。你有自己朋友的圈子,朋友這杯就也是需要經營的,謙和而有禮貌的保持一定距離必不可少,互相的尊重更是友情成立的必要條件。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與自己的圈子保持必要的聯系,信息的交流以及情感的傳遞。然后,安安靜靜的繼續自己的生活,保持內心的愉悅。朋友不在多,在于精,就像酒要對自己的口味一樣,慢慢的品味。
朋友似酒,但不是所有的酒都適合自己,不適合自己的酒喝了傷身傷心,適合自己的酒喝了則有益身心。喝完酒,記得把蓋子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