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寫的時候,我就知道,只是一直沒有去看。作者是我在盛大創新院的前同事,所以在出版之后也很高興收到了寄來的贈書。簡單翻閱之后,就大為喜歡。只不過,我與大多數人喜歡的理由,大不相同:
也許90%的人,是因為這本在討論「增長」,而我卻是因為,這本書在討論「黑客」。也許90%的人,會非常喜歡這本書干貨滿滿的「案例」。而我卻很遺憾,這本書對于「術」講得太多,「道」卻講得太少!
什么道?當然是黑客之道!
黑客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1年,那一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終于得到了第一臺PDP-1計算機。學院技術模型鐵路俱樂部(Tech Model Railroad Club,TMRC)的信號動力委員會(Signals and Power Committee,S&P)把它作為最時髦的科技玩具,并由此產生了許多程序設計工具、術語、和整個文化氛圍——這些,直到今日我們仍然依稀可辨。史蒂文·利維(Steven Levy)在《黑客》(Hackers)的第一部分中詳細的記錄了這段歲月。
——《黑客道簡史》E.S.R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黑客就是一幫搞計算機的高手。但事實上,E.S.R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有很清楚的表述:「黑客的思維方式并不僅僅局限在軟件黑客的文化圈內。也有人用黑客態度對待其它事情,如電子和音樂方面——其實你可以在任何最高級別的科學和藝術活動中發現它的身影。軟件黑客對這些領域的踐行者尊重有加,并把他們也稱作黑客——有人宣稱黑客天性是絕對獨立于他們工作的特定領域的。」——《如何成為一名黑客》
那么,黑客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呢?
1. 渴望了解世界,更擅長「深入」的了解世界
為了能夠了解世界,他們愿意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小時候,他們會拆玩具,拆鬧鐘,拆掉各種玩意。長大以后,他們會渴望閱讀源代碼,并且痛恨一切閉源的行為。
所以,如果有一扇門是關著的,那對黑客就是一種挑戰。而如果這扇門上了鎖,那簡直就是對黑客的侮辱。
2. 痛恨無聊、乏味、低效,鄙視蠻干與蠢干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蠢貨,而最糟糕的那種:就是強迫他人和自己一樣愚蠢,并保持愚蠢的家伙。
在黑客的文化中,干成一件事,并沒有太了不起。重要的是,手法必須巧妙,甚至能夠給人帶來觀賞的樂趣,這樣的成就,才能被稱之為「Hack」。
3. 死理性派
大多數黑客,都是典型的理工男。當然,現在也許女黑客也有一些了。這些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非常理性,甚至較真。哪怕是在討論那種「明顯是幻想域的問題」,他們也會以嚴謹的形式,羅列出前后邏輯一致的一大堆證據。
對于這種死理性派來說:數據和邏輯,是他們最喜歡的武器。
推薦一部電影
這是我近年來看到的,最具有可信度的黑客電影。其中有一段情節,是那群人通過翻找垃圾堆里的明信片,然后找到了一個愛貓的目標對象的郵箱。然后再發一封萌貓的郵件包含一個釣魚網站,再由此而植入木馬。。。
這背后的邏輯,是「基于對人性的深入了解,進而找到了一個系統的漏洞」。這恰恰是最為典型的黑客的思維模式。只不過,應用于社會學的領域了。
在這部電影中,這種手法被稱為「Social Engineering」:
“人不能總藏在他的計算機后面,最大的安全漏洞并不是存在于什么程序或者服務器內,人類才是最大的安全漏洞”
“所有黑客手段中最有效的、最偉大的幻想藝術——社交工程學”
那么,這些與增長黑客,有什么關系?
增長黑客,其實就是一群黑客,接到了一個「增長類」的任務,然后漂亮地「hacked」而已。
在書中的很多例子,都有這樣一些要素:「數據驅動、用戶心理、巧妙的手法、驚人的成效」。
如果我們閱讀這本書,就是去學習這一堆一堆的案例,那簡直就是買櫝還珠,難免會有邯鄲學步的危險。更加應該探尋的,是為何他們會干得這么漂亮?以及,如何才能在今后千變萬化的市場中,不斷地創造新的增長奇跡?
成為一家「黑客友好型」的公司,甚至成為一家「以黑客文化為主導」的公司,是唯一的方法。難以想象,我們可以給一個家伙,冠上「Growth Hacker」的頭銜,他就自然會為公司帶來驚人的增長。如果這個公司,根本沒有供「黑客文化生長的土壤」,我們只會看到一個又一個「Copy To China」的愚蠢案例。
如何建立「黑客型組織」?
1. 規定目標,不規定動作
我們會設立目標,甚至設立看起來完全不可能的目標。但是:想要完成這樣的「不可能的任務」,就不能規定任何「標準動作」——當然,違法的除外。
2. 限制規模,不限制角色
從來沒有聽說過,上下共有6~8個層級,等級森嚴的大型組織,會具有黑客型的氣質。小團隊,扁平化,是孕育黑客文化的關鍵土壤。在這種團隊里,每個人都可能會承擔一種以上的職責,甚至在必要時,每個人都能夠補上他人的缺口。
3.崇尚實力,不崇尚權威
沒有誰肯定是對的,除非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沒有誰高人一等,除非他確實強悍到近乎無所不能。
正如成為「黑客」的關鍵要素之一,是得到其他「黑客」的承認。一個黑客型組織的關鍵要素也包括: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夠得到其他成員的認可。
結束語:以黑客的方式來創業
這段時間,越來越流行的一個詞,叫做「精益創業」,在我看來:所謂「精益」,無非是死理性派的黑客們,在創業時的必然選擇罷了。
當然,這個話題又太大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