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吐為快系列之13:畢業兩年,食堂大媽手抖的毛病治好了嗎?
前幾天,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了——母校的食堂重新裝修完畢,變得煥然一新。
看了這些照片,我很有回母校的沖動。看看這裝潢成類似商業購物中心中美食樓層“大食代”感覺的食堂,不得不感慨,變化真大啊。
猶記得,大一解剖課下課后大家三三兩兩走進食堂,看著雞鴨魚肉沒有胃口最后就打了幾個素菜……
猶記得,在寒冷的夜晚買了一碗刀削面作為犒勞自己的午飯,結果發現“小強”在碗中“撥清波”……
猶記得,大二開學季每到飯點,食堂總被綠油油大軍攻占,迫使我們這些前輩轉戰小黑街……
那年,食堂的素菜只要八毛,大葷也就兩塊;那年,大家在食堂坐一長排,邊吃飯邊抬頭看食堂電視里放《甄嬛傳》;那年,無聊翻看食堂意見簿結果被逗得笑成一團……
好了排比句式夠了。再回憶下去這排比句可以寫滿整篇文章。
母校的食堂可以說是同學們每天經過最多次的地方,因為通往捷徑小門,不管是去教學樓、實驗室,還是去操場、體育館、圖書館,大家都愛往食堂穿過去。所以,如果選擇在食堂1樓過道旁邊的位置吃飯,記得要注意吃相哦,一頓飯的功夫可能擦肩而過三五位認識的同學。
食堂吃膩了,大家會選擇住宿園區附近的小黑街小白街解決。為了留住大家的心,食堂也是花了許多心思,什么砂鍋、花式炒飯,雖然比不上小黑街那家胡子炒飯好吃,但更營養衛生。
我校食堂的特色自然離不開中醫,一樓有一個窗口專門賣加入中藥材煲的養生湯,在校的時候偶爾回去光顧,藥味十足,說不出好喝還是難喝,然而,我還想回去喝一次,不知道還在不在。
食堂的大媽大叔們也都是很可愛很厲害的人,“阿姨,菜多打一點!”“阿姨,我要那個肉!”上完課渾渾噩噩的我們有時候看到菜品一時錯語或叫不出名字,大媽大叔卻能立即反應過來我們想吃什么,并且立即以碾壓我們的心算能力算出價格刷飯卡,在早午晚高峰時間段長時間如此,著實不簡單。
或許很多人對食堂大媽有一個TAG,那就是“手抖”。明明看到盛起來一大勺,怎么抖兩下就剩一點點了,埋怨盛的菜不夠吃呀。其實,手抖是為了避免浪費,覺得不夠可以讓大媽多盛點,盛多少吃多少,做大媽眼中的好孩子。
馬上要開學了,一起回去吃一頓吧,走嗎?
食堂大媽們有句至理名言你可能聽說過。
“不多不少,一勺抖兩下剛剛好。”
這句話是我編的。
以上。
文丨佳木繁玥
一位學了中醫后棄醫從文卻依然熱愛中醫文化的姑娘。
頭圖丨自制
部分照片丨ZB學長所攝
感謝閱讀!歡迎轉發!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具有版權保護,參考請標明來源,轉載請簡信獲取授權!
原創不易,請尊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