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同學情&家鄉老味道

退休前,我曾信誓旦旦的說到,上班請假難,難請假,耽誤了好多同學朋友的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退休以后,我的人生我做主,誰都別想管住我,以后只要大家有事,我都會如約而至。但是,生活并不會按你的意愿來進行,總有羈絆不能讓你隨愿而行。

好久沒有見到同學了,不想是假的。盡管微信能互通信息,QQ能語音聊天,電話隨時可以打通,但是,渴望見面的情愫一天天在增長。見面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2018年4月26日,從渭南從西安不同方位,大家不約而同的踏上了回家鄉的路。

在心里醞釀了很久,想來想去只有馮鞏小品的一句臺詞,最能表達見到同學時想要說的第一句話:同學們,我想死你們了!

最濃不過同學情

剛下車我就直奔“老根據地”~清元扯面館。

“你咋敢回來?”老板娘云嗔怪的說

“我的天,我再不回來就要想死了!”

“先吃點面?”

“趕緊先叫人!”

于是兩部電話同時開始約人。

“張張(我們習慣把軍叫張張)的電話打不通,這家伙總是人機分離,毛病老是改不了!”云一遍又一遍打不通軍的電話。

“我剛下車都打過了,咋打都不接。”

“讓我先給老謝打,她有老張愛人的電話”

“老謝,征征回來了,把孫子安排好,別吃飯往這走!把軍她愛人電話發過來,她電話打不通。”

我撥通了改的電話。

“征征,你好!”不知道哪天起,哪位大神送給我了個名號,被姐妹們已經叫響。

“你好。往過走,我在扯面館。”

“你回來了?我和菊在一起。你們幾個人?那你們趕緊往六路一家人走!”

“你們過來,都已經通知她們到扯面館這里了。”

“薇,你到哪里了?”

“我到雷莊了!”

“玲,你到哪了?”

“我在單位辦異地醫療手續。”

……

我本身是個沒心沒肺的人,啥事都不進腦子,從不記事,不像她們幾個把閨密們的生日和好(hao)吃哪一口,都能記得清清楚楚,卻唯獨記下了軍最愛吃魚這一點。于是選擇了扯面館隔壁的四川魚排檔。

曾多次給同學們發出邀約,然大家都難得聚集到西安,所以想著這次回來我來做東。

趁大家都沒來,去魚排檔訂餐。忙的不亦樂乎的云放下生意來和我搶單。終究沒有搶過云。

云的扯面館是大家聚集的根據地,所以,第一站總是在她這落腳,要么吃扯面要么吃隔壁的魚排檔。她總是不厭其煩的熱情招待,又常常以東道主的身份和大家搶單。

現在人們都不差吃飯這點錢,看似一頓飯,反映的決不是一碗面一頓飯的事情。而云在同學心目中的好人品好口碑好形象就在這一碗面一頓飯里慢慢日積月累地升騰著。

不一會兒大家陸續都到了。

一鍋麻辣,一鍋三鮮,照顧到了所有人的口味。

香噴噴的麻辣魚

無意間誰哼起了我們年代的老歌,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大家建議一人一首歌分別亮相。

最大方的是云,一聲“拉手手親口口”把人帶到了神往的陜北高原。

菊唱著她拿手的《九兒》,改唱了《等你等了那么久》。軍唱起《打靶歸來》,調動了所有人唱歌的積極性,幾個人站起來甩起胳膊,表演著大踏步的動作,最后一句“一、二、三、四”,響徹了整個包間。

我說四五年出生的白毛女的一號人選石鐘琴,七十三歲了還跳廣場舞,表演的《幸福像花兒一樣》的視頻在朋友圈里瘋傳著。視頻里最后一句話“生活的有無質量與錢多錢少無關”真的很棒的。結果,又引來姐妹們《白毛女》的一段唱: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你爹我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我給我喜兒扎起來……人家的閨女有花戴,我爹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扎起來……反串男聲、女高音八度,改還給軍扎起了紅頭繩……

看著大家心潮彭拜,熱情高漲的情緒,我無限感慨。年輕時候夫妻久別似新婚,年過五旬同學久別勝新婚。

其實最沒出息的是我。大家都唱的很好,特別是改和菊的音準特別好,云唱的很甜,軍也活潑的不得了。讓我來一首,我居然還有些小緊張。學了半天用氣息,到真正用的時候,把老師講的唱歌發聲的要領早都忘到了腦后,唱出來的歌還是那么直白,沒有一點圓潤的感覺。

大家正酣暢淋漓的唱著諞著,老謝默不作聲的出去,大家正滿腹狐疑的猜測是出去打電話了,老謝提一大兜酸奶杏仁露露回來。

我們有個閨密群,老謝在群里現場直播著,把大家熱鬧的場景實況轉播,大家又把每個人的唱段都發到群里,群里好評不斷,沒有回來的同學或語音或視頻共同表示:希望大家多聚多玩多樂,快樂每一天!

幸福不過父母在

薇母親生病住院,薇回家伺候老母半月有余,此次再度回家探望老母。

吃過飯,我還正和薇、改聊著,她們幾個已將看望老人的東西買好,我們一起去探望薇的父母。

前幾年,大家每每相聚,還都在羨慕著只有我和老謝、薇三個人父母雙全,那種羨慕的眼神和表情至今我還歷歷在目不能忘卻。可是,沒過多長時間,我父親和老謝的父親相繼去世,又過幾年,我又失去了母親。現在我看著父母雙全的薇真的好生羨慕。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不敢說我是孝女,但我的這幫姐妹絕對是!最孝順堪稱楷模的玲已經離我們而去,但她孝順父母的故事一直在我們中間被傳為佳話。

父親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看了你的朋友,不見你的人,我都能知道你是個什么人”,可見交友之重要。

見了薇的父母親,二位老人忙不迭地拿吃的招呼我們。

兩位慈祥的老人
兩位老人精神矍鑠

老人都已八十多歲高齡,耳朵背的聽不見,平時老兩口都像小學生一樣用寫字板進行交流溝通。但是,老人和在外地的薇交流就成了大問題,打電話他們聽不見,手機電話都形同虛設。薇這次回來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幫助父母親學會使用微信,或手寫或語音。

當時我就想到父親那時學電腦,我給父親也只教了幾次,父親沒再問過我,我也沒有問父親。因為程序太多,直到去世父親也沒有學會用電腦。現在想著父親一定是怕打擾我,所以也再沒有問我。看著薇的父母慈祥的面容,想著自己的父母,心里滿滿都是酸楚和愧疚。

薇的母親很愛花,院子里種了好多種花。薇的父親坐在老伴跟前,嗔怪的說:就和林黛玉一樣,愛花葬花!說話的神情滿含愛憐,讓我忍俊不禁一下想到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順嘴說了一句:愛花的人都是生活有情趣的人,阿姨年輕時候一定是個喜歡浪漫的人。

薇母親養的花花

為了讓老人好好休息,我們只坐了一會兒就告辭了。

最香不過老味道

菊約大家吃家鄉的麥子泡,說好早上七點半福來香見。

我和云都比較貪睡,走在路上,我兩的電話就此起彼伏響個不停,趕到地點,大家都已到齊,小菜小米粥已上桌,只差上熱騰騰的麥子泡了。

麥子泡屬于陜西澄城縣的特色小吃,以前是地方的農家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或者紅白喜事的時候吃。碗里是紅油辣子,熱氣騰騰,吃的人是滿臉冒水,滿頭大汗。

常言道買東西要貨比三家,沒想到吃個麥子泡也要吃上幾家才能品出好味道。吃過這家,吃過那家,還真的沒吃過位于縣城六路的福來香麥子泡。

澄城縣古徵街六路口

菊介紹說,福來香麥子泡因是“后起之秀”,所以好多顧客愛去老店光顧,今天特意領你們品嘗一下它家的味道怎么樣。

麥子泡上來了,包括我有幾個人都實話實說,再三強調吃不完,倆人分一碗。菊說吃吧別分,吃不完剩下。

美味早餐
濃香麥子泡
家鄉特產

為了留個紀念,我們開始照相。熱情好客的老板娘自告奮勇來給我們照相。

相聚福來香
相聚福來香

咔擦,留給將來的回憶!

我一邊說絕對吃不完,吃不完剩下太可惜了,一邊呼嚕呼嚕往嘴里吃著。太驚奇了,歷來不愛吃麥子泡的我,居然把滿滿一碗都吃完了。不光我一個人吃完了,所有說吃不完的人都吃完了!

足以見福來香的麥子泡有多香。

好好吃的福來香麥子泡,下次回來再吃,有客從遠方來,一定首選福來香!

最美不過夕陽紅

人生要經歷許多,從年少輕狂到中年的沉穩,再到老年的豁達。各年齡段都有它不同的美。

有人說女人四十豆腐渣,啊呸!那是對女人最大的蔑視。奔六的我們,往那一站,同樣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吃過麥子泡,我們徜徉到古徵公園。

都說親不親故鄉土,美不美家鄉水。幾天沒見,公園變化也太大了。去年相聚的時候,還沒有小橋流水,還沒有堯頭窯的缸,眨眼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愛美的女士們見到花見到綠茵,就情不自禁的嗨起來。

愛美女人嗨起來

有心的老謝來時就背一大袋東西,原來是給大家帶的照相用的衣服和各種顏色的絲巾。菊還專門回去給大家一人拿了一頂遮陽帽。

大家你爭我搶選著和自己衣服相搭的絲巾顏色和帽子,一切準備就緒,便投入拍攝之中。

左一扭,右一趔,擺個pose,扎個勢。雖然我的照相技術一般,但仍舊樂此不疲的為大家服務。儼然一副導演的架勢,“軍你再往前一點,往右來一點”“云把帽子往上一點,把眼睛遮住了”“各人找各人的位置,找好位置我來調整”……

愛美女人嗨起來

云當老板娘時,正襟危坐,不拘言笑,絲毫看不出骨子里還是個會戲耍打鬧的寶貝。只見她扭著秧歌,唱著小曲“別看我老王穿的爛,身上我別著八千萬”,惹得大家捧腹大笑。還有軍和菊也興奮的打起了梆子“天上個鵝,地上個鵝,鵝吃鵝蛋鵝變鵝”。

我和薇是首席攝影師,改和老謝是視頻錄制人員,其余都是演員。

終于都玩累了,剛開始還喊著“速度,速度,攝影師速度,表情都僵硬了!”,后來走過來都懶洋洋的。

臨玩以前,改就通知大家,十一點半一家人走起。于是,大家看著表踏著點分別回去安排家里的老人或孫子吃飯。

不一會兒,大家又陸續聚攏到了有名的一家人酒店。

老規矩,一人點一個你最喜歡吃的菜。我歷來只會吃不會點,云替我點了秘制山藥,為此她還討要了我深情地一聲“謝謝!”

刺激味蕾的美味佳肴

好豐盛的一桌菜肴,各種小吃上齊。

改拿了一瓶白酒,大家舉杯碰杯,共同彼此祝愿:健康、平安、快樂!

感情深就一口悶

改和菊要參加老年大學舉辦的慶五?一表演,隨告辭。

我們繼續暢談,直到下午四點,才依依不舍的分手。

后續

就像文中開頭所說,退休了比上班還忙,和同學們只待了一天半,和趕回來的毛只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就和玲一起與大家分別。萍還在路上,無奈擦肩而過,待到下次相見。

又是一頓特色美餐,她們把圖片發到群里,惹得我們哈喇子往下流。她們幾個又嗨了老半天,不妨你和我一起欣賞她們的美照?!

么么噠,我愛你們!

再見了,我的同學;再見了,我的家鄉。忘不了濃濃的同學情和家鄉的老味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