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補課沒效果,是因為迷上了手機游戲嗎,我是不是要把孩子再轉回封閉學校呢?
今天的問題來自于一位特別著急的媽媽。
她說啊,孩子小學和初中都是在封閉寄宿制學校讀的,那時很聽話,學習成績也在中上等。中考如愿考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他們全家都特別高興。
可是好景不長。剛上高一,孩子學習還挺上心,成績也有進步,最好的時候考到了班級25名。可越往后越不行,老說自己上課聽不懂,我給他找了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四科補習班,周末都在補課,可成績還是越來越差,現在已經是班級倒數了。
孩子最近還迷上了手機游戲,一回家就玩游戲,作業拖到很晚再做,第二天也起不來。家里人有意帶孩子出去玩,孩子也不愿意出門,寧愿在家看電視。
媽媽問:孩子補課沒效果,是因為迷上了手機游戲嗎,是不是要把孩子再轉回封閉學校呢?
答:孩子迷戀游戲,是做父母的最擔心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卻和媽媽想的不一樣:看上去是迷戀手機游戲,本質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嚴重不足。
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一起看看孩子的成長過程。
孩子從一年級就在封閉寄宿學校就讀,這種學校基本是以“管理嚴格“來吸引孩子。
嚴格的背后,一切活動都是在老師的監管下完成。而且,因為一切都由老師管理,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空間很小,孩子缺少和同伴相處的經驗。
看上去,孩子聽話乖巧,做什么都有條不紊,其實孩子壓根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動機,一切都是被動的。到了高中之后,沒有老師從早到晚的盯和管,孩子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能要做什么了,完全不會規劃學習時間。
另外,因為在寄宿制學校里,孩子有大量的空閑時間,而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內容并不多難,學校很可能就會用大量做題和背誦的方式來填滿孩子的學習時間。導致孩子對學習的理解就是重復與強化。
這樣的孩子到了高中,仍然是“背概念”,而不是理解概念。我輔導過的孩子就有這樣的,所有的物理概念都背得很熟,但運用其來卻是摸不著頭腦。
而補課,多半以補學科知識為主,孩子并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吸收這些知識。平時上課,再加上補課,孩子沒有任何娛樂的時間,上學就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這種狀態,補再多的課,都是浪費。補得越多,孩子越累,越不想學習。不想學習,就會被娛樂所吸引。學習有多痛苦,手機、電視的誘惑就有多大。
這個孩子需要補的是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學科知識。
在孩子需要補學習能力時,給孩子補學科知識,就好比一個人營養不良,不一定是吃的不好,還可能是吃了不消化。不找準原因,就開始大補特補,當然會越病越嚴重了。
還有一點,父母往往忽略了,就是孩子的人際交往。高中生正處在青春后期,對同伴認同的渴望是強烈的時期,非常需要朋友的支持和肯定。
從小在寄宿制學校生活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往往不足,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學習難度又加大,沒有朋友,會更加的孤獨。
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朋友時,虛擬世界就成了孩子尋找朋友的方式。
手機游戲不但能讓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覺,還能讓孩子交到朋友,孩子離不開它,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聽到這里,你是不是已經明白了?補課沒效果,迷戀手機游戲,都是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足。
轉到封閉學校,并不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只是把孩子看管起來。孩子已經高二了,能看管得住嗎?如果在封閉學校仍然打游戲,又怎么辦呢?
最后強調一下,學習能力提升是有科學方法的,只要孩子愿意改變,還來得及。當務之急,是和孩子好好談一談,了解他真正的需要,孩子其實比你更在意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