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會說自己的事。5號辭職手續辦完,6號就入職新公司。說實話其實挺后悔的,沒有給自己一個空窗期好好思索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樣的工作。對于新工作,心理落差挺大的,但是既然是自己做的選擇,當然得要自己承擔,就當給自己一段鍛煉和吃苦的時間吧。沒錯,我就是這樣安慰自己的,所以還在堅持。畢竟詩和遠方,需要先度過眼前的茍且。
但是,萬一哪天我想開了,不再向現實妥協了,我終究會做一些有違父母和社會“期望”的事。
這時候,我就在思索,如果我辭職了,我會做些什么事,在重新找工作(錢花完)之前。
0.回家放松幾天,好好規劃gap year的時間作息等。
1.我會整合自己這幾年收藏的文字資料,涵蓋了所有方面。
2.也許我會想個三天三夜,想想生命的意義,該怎么生活,這輩子的追求等等關于人生的問題。
3.把自己這些年來的思想整合創作,寫一本關于自己人生和思想的書,指導以后更好地生活。
4.看書寫作健身,缺一不可,反而能更規律,強度更大,對自己要求更高,更珍惜。
5.在簡書知乎微信公眾號上勤奮地寫文章,并開始推廣。
6.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工作,可以在興趣和現實中找平衡點。
7.經過休整后,重新上路,為財務自由奮斗。財務自由后抽身出來過上自己想要做的自由多重職業的生活,不再為名和利所累。
也許有人期待看到的答案有旅游。很可惜,如果連身邊的美景都欣賞不了的人,在沒有多少錢的前提下還想換個地方去感受只是變成逃避和炫耀的一種方式罷了。但是我遲早會去游歷,看清楚了,不是旅游,是游歷。還有,真想找個地方隱居生活,有生之年。
對于有這個想法的人們,阻礙我們去勇敢按自己想法活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家庭和外界,特別是父母。我也在想著如何把這個關系處理好,但是真的很難,我爸媽已經算是開明的了,我以前都是自主做選擇,爸媽也不多說什么,但是他們對我的期待一直在,只不過是看我現在能自己生活所以不強加給我罷了,但我感受得到,更別說一般家庭里會經常和你說教的父母了。我現在還不敢這么任性,因為父母,因為錢。但是我不會長久地妥協,我只想好好地按自己的想法活二十年,其他我都會逐漸看淡,人這一輩子,說到底不過是滿足自己的內心罷了,你可以說我自私,我也知道如果每個人都像我這樣活,整個社會就亂套了。不過我想說的是,至少我活著的社會是不可能的,首先能夠有強烈自我意識的人本身就不多(怪應試教育、傳統思想、家庭教育咯?我覺得還是看你的天性),其次有這想法敢去做的人又少之又少。大多數人構成了整個社會,所以你不要去擔心這種問題。如果上天恰巧給賦予你個人主義的思想,那么請你不要懷疑自己,總有些人會因為思考而痛苦而偉大,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就像上天選擇了蘇格拉底、尼采、叔本華等作為一個個思想家哲學家去思索人生世界的問題,有些時候真的不是他們自己主動選擇的,誰不愿意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呢?誰想去問為什么呢?因為不清楚世界和人生的真相,我們也可以活得好好的。沒有一個哲學家思想家沒有經歷過痛苦,有的甚至被看作神經病,可是時間會告訴真相。好像扯遠了,呃。那我總結一下,如何處理家庭和外界看法的壓力:那就是順其自然。你覺得能妥協能忍受,那就繼續過著他人眼中的生活;如果被現狀逼的無法忍受了,那么你自然會去做該做的事情。不過這是兩種偏激極端的情況,有很多中庸的選擇你可以自己權衡??傊?,現在的我不想影響你的人生,請不要聽從我這篇文章的建議,因為你也許會活得辛苦,承受比較大的壓力。
同樣的話語,有成就的人說出來是經驗之談,而沒成就得人說出來只是瘋言瘋語。有時候,天才與瘋子的區別,其實只是一個被大眾所認可,而另一個被大眾所誤解,僅此而已。所以當我的才華還不足以支撐起我的野心時,當我的成就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就努力賺錢吧,努力投資自己吧。當我有足夠的能力和財力時,我會勇敢地站出來,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數,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夠在塵世上留一點痕跡,希望能喚醒更多的人勇敢地追求個性的自由發展,讓我知道我并不孤獨?!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以上。希望不僅僅只是個想法。也許想清楚人生的問題了再去過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根本吧。也許一輩子也沒有正確答案,但那又怎樣呢?我所知道的是:我會越來越接近人生的真相,內心會越來越安寧,思想會越來越超脫,生活會越來越詩意,自己也會變得越來越有趣。于此,我已經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