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的拖延一樣一樣的
今天晚上的寫作,依然是在十幾分鐘里,火急火燎地完成,并在最后一分鐘里發(fā)出去。發(fā)出去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不想發(fā)那個十元的紅包。從這點,如樹豐老師所說,天黑寫作團的獎懲機制,對于一件事情堅持到底的訓練,真的是最有效的,真是如此啊。回想2016年,對我來說,這幾乎是唯一一件自己堅持下來的事情了吧,哪怕放棄的念頭有好幾次。
已經好多天如此了。其實今天自己是有很多感悟和反思的,甚至想洋洋灑灑幾千文都沒問題的。可是時間就是在忙碌或不忙中度過了。晚上9點,終于覺得必須要寫時,孩子的視頻過來了,于是,于是,又成了今天的樣子。今天不是想檢討,因為知道檢討無效。只是突然覺得很有意思。因為意識到,自己今天頗為頭痛的孩子作業(yè)拖延的問題,那種場景簡直和自己一模一樣啊。所以,真的,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也許孩子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呢。
先說交作業(yè)那一刻的羞愧感。有被樹豐老大一眼看穿應付了事的感覺,怎么可以這個樣子呢,這樣子還在這里呆著干啥啊,自欺欺人地湊上一篇,是給誰看呢?完成任務了事,好像給別人干活的感覺。自己對這種狀態(tài)是不接受的。因為頭腦知道,寫作完全是為了自己啊。想起了訓孩子的話,你寫作業(yè)是為了誰啊,天天讓催,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啊。你自己學不好,將來如何如何。孩子寫作業(yè)的狀態(tài),也是在給別人干活的感覺,那叫一個不情愿啊。可是,她自己不知道寫作業(yè)是她必須完成的事情嗎?需要反復催促,嘮叨嗎?有人說,越被催促的的孩子越慢,我相信如此。所以,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孩子的學習,都需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分清這件事情到底是誰的。孩子的學習,還是要放松對她的要求,以引導和幫助為主。而關于自己的寫作,這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為了討好別人,獲得別人的肯定。我手寫我心就好。不想寫,發(fā)個紅包娛樂一下,也不錯。換個思維,每次在最后一秒發(fā)出去,不說好壞,是不是也說明自己的承受力其實還不錯,喜歡刺激,也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呢。臉皮厚一下下吧,沒什么不好的。
知道是為自己,就是沒有行動。兩個原因。
一,有壓力。自己想寫的東西,不確定自己能寫出來,寫作過程不容易。必須鼓足了勁兒才能寫。無形中有壓力。對于孩子來說,她的基礎不是很好,寫字很慢,因此作業(yè)對她來說,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本能都是喜歡做容易的事情吧,除非是刻意訓練自己。想起自己小時候,學習成績很好,寫作業(yè)就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就樂意去做。所以,還是需要陪伴孩子一段時間,看到她認真地寫字,總是嫌自己寫得不好看,每次看到寫的漂亮的字,就忍不住說,這個字好漂亮,寫字的動力也大了很多。所以,還是要重視孩子寫字的問題,也許可以和孩子一起練字,是個不錯的方式。
二,寫作的過程不舒服。這些日子寫作,總是一種很趕的感覺,不能放松下來寫。在這種緊張的狀態(tài)下,往往頭腦是空白的,捕捉不到自己到底想寫什么。這個過程是受罪的,不是一種享受的過程,慢慢地,就越發(fā)不喜歡寫了。想到孩子的學習,和她在一起,批評和催促比較多,這種感覺很不舒服。任何事情,當我們有愉悅的體驗時,才會更有動力去做。所以,要盡量放松自己,少催促孩子,讓她逐漸把握自己的節(jié)奏,找到自我掌控的感覺。她要求媽媽陪伴學習,是否是想彌補這一年來媽媽不在身邊的缺失呢?如果媽媽的陪伴,能讓孩子在學習時有一種愉悅的體驗,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盡量讓自己靜下心來,以一種放松的方式寫作,以同樣的方式,陪伴孩子來學習吧。
三,抗干擾力的訓練。寫作時,總是忍不住聊天,或者瀏覽信息,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很多時候,頭腦就被拽走了。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寫作業(yè)的過程,小動作不斷。嚴重影響了寫作的速度。所以,還是需要一種方法,把突然出現(xiàn)的念頭寫下來,寫作完后再去看,念頭還在嗎?還需要處理嗎?這種方法,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嘗試呢?總之,孩子的專注力是沒有問題的。這從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專注的樣子就可以看出來。自己的專注力也是可以的,當真正沉下心來,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除非是想著這件事情,又想做另一件事情。這樣,腦子不知道到底在哪,就好像沒腦子了。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先從不打擾孩子入手。想想在家里,擾亂孩子的時候還是很多的呢。
四,專注做一件事情,是美好的。當我專注地讀完一本書,寫了一篇文章,那種感覺是美好的。孩子也是這種感覺,有時候,當她一鼓作氣地做完一樣作業(yè),她自己也是很興奮的。專注一件事情會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要專注,就要學會斷舍離。和孩子一起來吧。確定,當下這個時間段,做什么。心無旁騖地去做,就是專注力的培養(yǎng)。讓專注成為一項習慣吧。
先寫這些吧,突然發(fā)現(xiàn),我對寫作,不那么抗拒了。對孩子的學習,似乎也不那么焦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