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閱打卡 岳壇20170623】?【自由卡】?1.閱讀書目: 《自控力》 導言、第一章?2.卡片內容:?果然看導言是十分重要的,我決定聽從作者的建議,一周一章地嘗試書里的方法,去進行一個意志力的挑戰,看看效果如何。?根據第一章的引導,我給自己找了——“我要”克服拖延/“我不要”拖延(不過這個會不會有點不太具體?!)?在“認清自我”上,按感覺,起了幾個名字“哲人大師”“享受小怪”“大拖把”“情緒寶寶”,當他們出現的時候,就試著叫叫他們的名字,嘿嘿。?在閱讀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神奇”好像又可以解釋的現象——我一直專注于看“自控力”,當時我的舍友在看PAPI醬(聲音外放的),我竟然沒有聽到內容,但當我意識到自己很專注,沒有受視頻影響時,我就能聽到視頻內容了,然后就一直時不時的能聽到幾句,沒有屏蔽功能了。在冥想的時候,依然能聽到(捂臉)。不過,有點欣喜的是,除了看情節小說,一般我都很難完全屏蔽周圍的喧鬧聲,但這次有了一個例外(雖然只有時間持續不長,或許以前也有,可能沒意識到)。

人似乎在給自己定計劃時都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正常來說需要四小時的工作量,卻以為自己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于是乎,在晚上十一點前繼續心安理得地刷知乎、看B站。時間到了開始干活后,卻發現自己的效率遠沒有以為的那么高,所以只能犧牲睡眠時間熬到更晚,或者將一部分工作堆到明晚再干。

其實從更深層次來看,等到晚上才開始想學習的心理狀態,是因為對白天碌碌無為的愧疚感所進行的補償,本身也就是一種拖延癥行為。

【真閱打卡 岳壇20170623】

【自由卡】

1.閱讀書目: 《自控力》 第三章

2.卡片內容:

“時間泡沫理論”——我們辦一件事所需要的時間,與我們最初給自己定下的時限是成正比的。比如一件只需要一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你卻給自己定了一天的時間去做,然后你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變得低下,突然間會冒出大量雜七雜八的事情作為泡沫填充了自己的工作時間,最后,或許一天過去了你也不能按時完成那個工作。

我似乎在給自己定計劃時都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正常來說需要四小時的學習量,卻以為自己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于是乎,在晚上十一點前繼續心安理得地刷知乎、看B站。時間到了開始干活后,卻發現自己的效率遠沒有以為的那么高,所以只能犧牲睡眠時間熬到更晚,或者將一部分工作堆到明晚再干。

其實從更深層次來看,等到晚上才開始想學習的心理狀態,是因為對白天碌碌無為的愧疚感所進行的補償,本身也就是一種拖延癥行為。曾經甘于庸碌的生活而混著日子,后來因為愧疚心理刺激而在深夜里挑燈夜戰,最后因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而急于求變,如果不能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便會產生那種焦慮感和迷茫感,會懷疑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到底有沒有意義,然后慢慢冷卻掉這些天支撐著自己努力的那股熱情,最后,又重新回歸那種混日子的狀態。

焦慮帶來的只有失誤和盲目,靠犧牲睡眠時間去學習、去工作,借此來緩解自身的焦慮感,只能打破生活本來的平衡,卻得不到自己所希望的效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