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世界上唯一一頭雄性白犀牛蘇丹去世了。
剛好前一天,我一個人去看了一場話劇,孟京輝的《戀愛的犀牛》,沒想到意外地享受一個人看劇的過程。
不算大的劇場,不算頂尖的舞美燈光,但一群演員在臺上用臺詞,用對話撐起整場劇,還是讓人感覺到鏗鏘有力。
《戀愛的犀牛》原著是廖一梅,我看過廖一梅的不少作品?!断裎疫@樣笨拙地活著》《柔軟》《琥珀》《戀愛的犀牛》。
《戀愛的犀?!防?,明明和馬路的感情很擊中我,可能因為我第一次網上看《戀愛的犀?!肪褪呛吕倌莻€版本的吧。
郝蕾是我心目中的文藝女王。她身上那種有點頹廢的,具有破壞性卻不失可愛的,激烈的性格和特質讓我找到共鳴。
誰能在愛情里保持完全冷靜?誰不曾歇斯底里?《戀愛的犀牛》里的女主角明明,面對愛情偏執且直接,讓我覺得她純粹又獨具魅力。
或許我對扭曲和強烈的情感總有一種著迷的喜愛。
馬路為明明寫的詩,還有用他自己飼養的犀牛來引起明明注意,也分外可愛。他是個沒有辦法,所以只能無所不用其極去追求明明的大男孩,就像他對明明的表白:
"我想給你一切,可我一無所有。
我想為你放棄一切,可我又沒有什么可以放棄。"
我在自己手機備忘錄里翻到以前記下來的筆記,時間差不多剛好是三年前的這個時候。那個時候我應該是剛看完《戀愛的犀?!芳堎|版,三年后的現在,我看完了更迭了不知道多少代的現場版話劇。
話劇中有一幕是明明一直向前奔跑,卻始終留在原地。四周煙霧彌漫,背景音響起了郝蕾也曾演繹過的,《戀愛的犀?!返闹黝}曲“氧氣”。歌里那種吶喊到極致的感覺,和明明的愛情糾纏在一起,讓人窒息。
如同纏住腳腕的海藻,把你拖入深淵。
如同冒著熱氣的沼澤,讓你深陷其中動彈不得。
但你就是欲罷不能。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來?
所有的氧氣都被我吸光?
所有的物體都失去重量?
我都快已經走到了所有路的盡頭"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隱藏在《氧氣》名字下的這首歌的真實名字叫《做愛》。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來?
所有的氧氣都被我吸光?
所有的物體都失去重量?
我都快已經走到了所有路的盡頭
對我笑吧笑吧
就像你我初次見面
對我說吧說吧
即使誓言明天就變
享用我吧 現在
人生如此飄忽不定
想起我吧 將來
在你變老的那一年"
這段歌詞描寫的是什么過程現在都顯而易見了。當我了解到這背后的“玄機”之后,才發現我對明明這個角色,對《戀愛的犀牛》這部劇有莫名attachment的原因。
因為這部作品描寫的就是,在十幾二十歲的年紀里,無處安放卻又四處彌漫的激情,荷爾蒙,年輕的無知,偏執,還有你以為可以救你于水深火熱的一段愛情。
你去愛,就像沒有明天。
你的愛,具有破壞性;而對方的回應,又具有修復性。
上一秒剛死去的心,下一秒就又能鮮活起來。如此反復拉扯,你卻樂此不疲。
哦對,還有女性對于取悅自己的意識覺醒。你發現一些事,能帶給你長足的滿足感。
當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只沉浸于自我,你的世界在那時那刻沒有旁人。
這種滿足感,可能來源于你人生中的第一根煙。
第一杯讓你tipsy的酒。
第一場酣暢淋漓的sex。
第一次讓你飄飄然的【自我探索】
第一圈堅持下來的長跑。
第一首讓你搖頭晃腦停不下來的搖滾樂。
當你一遍遍觸碰到可以自high并得到快感的邊緣和范圍,你規避自我被他人掌控的能力就越強,就越能自如地和自己相處。
除了《戀愛的犀?!?,另外讓我同樣印象深刻的,是廖一梅在另一本書,《柔軟》中寫的那句,
"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我一直記得這句話。所謂的了解,不是我知道你的生日星座血型,了解你喜歡哪道菜,習慣哪種姿勢,而是我了解了人性的脆弱和善變,并深諳人性的不可拷問性,所以對身邊的人多了一份尊重般的疏離和感同身受,并從內心深處真正接受你我之間的差異,且能與這種差異和平共處。
可惜我還沒做到。
羅曼·羅蘭不是說過,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它。
我覺得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愛情。
或許這世上也只有一種真正的浪漫主義,就是看清了愛情的本質還依然相信它。
愛情它并不純潔無暇,也并不獨一無二。你很清楚這點,但不管經歷多少,你仍然對這兩個字心馳神往,相遇時仍可以不究其宗。
不過矛盾的地方在于,“人性”不應該成為愛情,或任何事的開脫及逃避的借口。人之所以能成為人,是因為我們有能力去壓制自己的欲望和貪念。而不是披著“人”的外衣,枉顧規則和底線。
當有一天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的時候,還是應該選擇及時止損,而不是去相信“人性本是脆弱”這樣的說辭啊。
如果改變他人了解他人太難,至少先做到忠于自己和取悅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