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啥時候離開都熱淚盈眶,也是這個地方,啥時候回來都會充滿力量……
一扇門,半掩著幾代人的年華。輕扣門扉,一聲姥姥,一群娃娃……
一方露著碎金陽光的天井,是兒時玩耍的天堂。樹梢和天空拼接成的,不只是天空,還是孩子想象中的仙界,或許某個天外飛仙就坐在云端說話……
姥姥的院子,是個生機盎然的樂園。鳥語花香,安靜怡然。
回到這里,就回到了家,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會想起,走到哪里也都會惦記。不管這里的日光淺薄還是厚重,不管這里的風聲是催促還是撩人,我都喜歡這里,這里有姥姥,這里有童年,這里有最自在真實的我……
回家了。回到一座不大的小城,鄉(xiāng)親們會坐在門前說起我的媽媽,"這是誰誰她家的小蠻姑子,長這么大了……",我會一一笑著回他們。我喜歡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問候方式。這里高高低低的瓦房,住著這座城市中最年老的人,他們是許多人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村子因此帶著這個時代最厚重的歷史感,像一位老者接納著每一個或興奮或疲憊的游子和歸人,無論何時回來,這里都會讓整個人慢下來,整顆心都溫柔起來,幸福感就這么輕易地涌上心頭,溫暖得有些過分!
在光怪陸離的城市里呆的久了,會疲憊不堪。在快節(jié)奏的城市中丟失的,不只是這份難得的安寧,更是由心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因此,我會偶爾想念姥姥的院子,姥姥的村,這里可以卸下完全的鎧甲,不必強大得刀槍不入,不必完美到分毫不差,回到這里,才可以只是個孩子,才可以只做我自己。
整個五一都在忙,整個學(xué)期都在忙,整個人生都在忙,那啥時候不忙?啥時候可以回家?其實,真的回來了才知道,任何時候的忙都可以算是借口,再忙都要回家,那個家里有你許久未見的親人,有你闊別已久的時光,還有一個等待找回的自己。每次回家,都會放下外面受過的委屈和疲憊,每次回家,不用一點刻意就能重新積聚力量,重新出發(fā)!這就是家,這就是最初的美好……
燈紅酒綠,山珍海味,外面的世界永遠都會有,而關(guān)掉燈就能看見滿院星星,安靜下來就能聽見自然的聲音,這樣的農(nóng)村生活卻正在越走越遠,而這正是我偶爾向往的生活。原來,平淡生活有平和的力量,慰藉人的心靈,蕩滌塵染的身心。
有一天我們都會老,有一天也還會離開家,但有姥姥在的地方,我就知道哪里可以放心的停下。不管從什么地方回去,都要記得下次還從姥姥的院子重新出發(fā),帶著愛,帶著溫柔,帶著希望,也帶著最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