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公司的產品數據擼了一遍,有一些感受,拿出來淺析一下吧。
高留存,低付費
看到上邊這個表,做成人頁游的同學可能會說,頁游看的是開服數量,留存什么的都是浮云。滾服的方式在成人頁游中很常見,但在兒童頁游卻并非如此。目前兒童頁游才用的都是同個服務器中劃分不同線路的形式,這主要是出于對兒童付費能力方面的考慮。
從留存來看,小朋友們的忠誠度要比成人高出很多,他們可以玩一個頁游長達幾年時間,這在以“洗用戶”為手段的成人頁游市場是很難做到的。實際上不僅是頁游,在筆者《走進00后的世界》這篇文章中也曾提到,小朋友對于精品手游的忠誠度同樣非常高。這意味著,只要你的產品能夠抓住他們的心,小朋友就會成為你的鐵桿粉絲。
有一個現象挺有趣,小朋友們可能會流失一段時間后,突然又重新登錄了。我們一開始摸不著頭腦,后來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小朋友能夠上線的時間實際上非常有限,他們只有在周末或者節假日才能上線,有時候課業忙臨近考試了,由于家長的限制就會出現好幾個星期不登陸的情況。平常狀況下,周五晚、周六、周日是上線高峰,平均每天在線1個小時左右。為了順應用戶這樣的使用規律,兒童頁游目前主流的運營方式都是采用周發版。
從付費來看,不論是付費率還是ARPPU都比不了成人頁游,但是實際上小朋友的付費能力不容小覷(小朋友沒有支付賬號怎么辦?想想你小時候玩魔力寶貝是怎么充值的)。小朋友更容易形成沖動消費,因此運營活動的作用有時是非常明顯的。隨著對產品的不斷研究,筆者有一種感覺,小朋友們對基礎功能品質有要求但并會像成人對游戲那般苛刻,即便是有些粗糙的系統架構或者不太合理的數值設計,只要外表夠炫夠萌,同樣能吸引小朋友們買單。這么做的弊端也也顯而易見,積壓的問題會在某個節點爆發,導致游戲不斷衰敗。相比快速更迭不斷割羊毛的的成人頁游市場,這樣的弊端或許都不是個事吧~~
節假日效應明顯
上圖是百度指數,對比了同樣是熱門精品的兒童和成人頁游產品,雖然搜索量并不代表實際登陸用戶數,但是看下趨勢還是足夠的。綠色的兒童頁游產品,指數呈現明顯的上下波動,驗證了上問提到的周末效應。成人頁游的藍線則是相對平穩的。
綠色有幾個明顯拔高的波峰,其原因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寒暑假的假期效應,另一種則是游戲內部的節日運營。搞成人產品運營的同學看到效果這么明顯的節日運營效果估計要羨慕死,實際上這對于兒童頁游而言反而是常態。
回歸游戲初心
市面上的兒童頁游其實并不多見,擼一遍不難找到一些規律:正義戰勝邪惡、精靈寵物、換裝打扮、絢麗得一塌糊涂的畫面、“幼稚”的情節。。。但是你會發現沒有一款是由著名的IP改編而來的,反倒是頁游衍生出動漫的有一些。
不少公司的老人都在感嘆以前做游戲小朋友快樂,項目組也快樂,但是現在做游戲好像大家都不那么快樂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今年游戲業界的主題似乎是“回歸游戲初心”,也看到有一些獨立作品和一些懷舊IP出現。希望這種不約而同的默契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能構建出一個新的業界生態,更好地平衡生存與樂趣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