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甌南
是的,我準備考研了,這個星期決定的。
而未開學前,當家人問我是否考研時,我還信誓旦旦地對他們說:我是堅決不會考研的!
從這件事上,我總結出了一個道理:打臉這種事,還是要少干。
還是先說說我為何堅決不考研的吧。
兩個原因。
第一,是我的專業問題。
我大學填報志愿的時候,報的是金融學。因為我上的這所學校,這個專業是最熱門的。再加上那時我也覺得讀金融還挺高大上的,想也沒想就屁顛屁顛地來上大學了。
我是文科生,數學巨差無比。高考的時候,數學就考了100分(滿分150)。就這分數,還是高中四年來,數學成績第一次上三位數(嗯,我復讀了)。我一直在安慰自己:還好,上了大學就可以不用學數學了。
很顯然我錯了。我選的這個專業,不僅要學高等數學,還要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工程、保險數理、統計學等等等等。這些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和數字相關。而我最大的愿望是,再也不接觸任何與數字相關的東西。
當我懷著好奇的心理坐進教室的時候,原本,我內心還是很有新鮮感的。老師一個個都這么博學多識,跟著他們學習,我不早晚也得變得博學嘛。托著下巴想了想,呵呵傻笑。
第一節課講的都很輕松,老師簡單介紹介紹自己,再簡單介紹介紹學的這門課,也就是講講這門課都學啥。第一節課往往是我聽得最輕松的。
但從第二節課開始,就莫名其妙的出現數字了。聽這樣的課,我有個特點,只要中間有個點沒轉過來彎兒,再往后我就聽不懂了。一節連著一節不停地卡殼,最后,我就開始肆無忌憚地放飛自我了。
從最開始的滿心好奇,到最后毫無顧忌地放飛自我,總讓我十分糾結。
直到現在,我還是這么糾結地活著。
第二,是我的興趣問題。
從初中一年級被老師讀過一篇作文開始,我就發現自己喜歡寫東西了。這個愛好堅持到今天,一直沒有放下過。
上大學后,課余的時間,我幾乎都用在了看書和寫作上面。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大學畢業前,一定要出版一本屬于自己的書。我知道,這個愿望馬上就快要實現了。
誠然,我用在寫作上的時間,要遠多于用在學習上的時間。所以當我走到該思考是否考研的時間點的時候,我毅然決然地說,我不會考研的。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我也考不上。
所以,我從來沒有關注過關于考研的任何信息。除了我知道有考研這回事兒外,其他的一無所知。
我不知道它的考試形式、考試時間,甚至于我也不知道,都考些什么。
這樣的想法,一直保持到大三下學期開學后的第一個星期。
我把以前買的教輔資料送給了寢室長,對他說,你一定要考個好成績,別辜負我對你的期望。一本正經的樣子,讓寢室長有些不知所措。
他問我,你咋不考研啊?
我說我數學不好,考不上。
然后他的一句話,徹底動搖了我的軍心:那你不會考個不考數學的?
我一想,對呀,我可以考個不考數學的呀!
于是我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查詢文科類專業的研究生,最后挑了一個自己還有點興趣的專業——法學。
從那天下午開始,我就一直在為要不要考研這件事苦惱。
我決定找人咨詢一下。
我最先和一個培訓機構的老師見了面,他分析了一下我的情況,最后得出結論:可以試試。
我又去蹭了兩個法學院老師的課,他們也說可以試試。
最后我找到了大一時教我民法的老師,和她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的交談,最后她說:要是實在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考考也行。年輕人,就應該多奮斗嘛。
這一輪談話下來,我早就動搖的心開始傾向于考研了。
于是我買來了所有關于考法律碩士需要的教科書、考研英語資料。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我進入了備考考研的狀態。
當然,我知道,前路坎坷,還有許多困難等著我去克服。
我沒有一點法學專業知識,英語也放棄了很長時間。但既然決定考了,就要拿出十足的勁兒去對待。就像當初,對待高考一樣。
我知道,接下來的時間,我就要全力以赴了。不求能考多好,我只希望在我的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好。
考不考研,其實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你可以選擇考,也可以選擇不考。
或許你也在為這一問題糾結,我想告訴你,凡事,都要先聽聽自己的內心,遵從內心的答案。
劉同也在書中寫過他當時考研的經歷。他說,他考研的目的是為了去北京。最后的結果卻是,劉同以一分之差而沒能考上研究生。當然,劉同后來也說,他最后還是去到北京了。
劉同說,他考研是為了改變,能夠換一個新的環境,讓自己思考未來要做什么。
其實,我考研的目的,也是為了尋求改變吧。我特別向往魔都上海,一直想去那個地方。這個想法從高中時就隱約出現了。但當時能力不足,沒能實現。現在,又是一個機會,我要好好把握。
當然,誰也不知道最終的結果如何。但我還是決定,不給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訴說遺憾的機會。
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要跨進考研的坦途了。
祝福我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3.4
好看的人兒,點個喜歡你會更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