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再過兩天我就該過31周歲生日了,韶華易逝,紅顏易老,是時候對過往來次復盤了。

大學

復盤過往的成長經歷,還要先從我高中畢業時說起,畢竟那是我第一次獨立生活,獨自面對社會,獨自做出選擇,我成年了。我當年高考六百多分,全縣前二十名,填報志愿時狂妄地不勾選「服從調劑」的選項,最后落榜去了一所二流的本科院校,隨意地選了當時最熱門但后來發現自己并不喜歡的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大一時,通過學校三輪篩選,最后被選上代表學校參加天津市數學競賽,高數免考直接給最高績點5。

大一結束時,全校C語言考試,我以滿分的成績考了全校第一。后來,我就天天抱著各種英文編程書,對著電腦死磕代碼。單片機、C、C++、Java、Javascript、Linux、Shell,見啥學啥。

大二時,瘋狂地迷戀李小龍,大二結束時,我花錢報名學習跆拳道,第一次跆拳道考級,我就考了WTF韓國國際院頒發的最佳品勢獎。之后,大三參加學校大學生社團展示月的閉幕式做跆拳道壓軸表演,大四在北京一個教堂的三周年慶典上做跆拳道壓軸表演。

大三時,被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專業課老師叫去,做了學校工程訓練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

大三時,因液壓老師的一句「同學們,大三了,大家該收收心了」而拒絕了6Green網站拋出的橄欖枝。

大四時,被朋友推薦,在一個日韓人居住較多的高檔小區替一名日本人經營了一家小區便利店,二八分成,日本人二,我八。

大四畢業時,畢設做了自行車自動存管裝置,涉及了機械、自動化和計算機這三個學科。后來,我的畢設指導老師,以此為基礎,拿去申請了專利。

大學四年,一直拿一等獎學金。

總得來說,大學四年本專業的學習,弄懂了裝配圖和零件圖的區別,會熟練使用AutoCAD,了解了車、鉗、刨、銑都是干啥的,每門課考試成績都數一數二,但要說真正明白了啥,估計就是明白了自己實在是不喜歡機械吧。至于計算機技術,我基本上被動承包了很多同學的計算機技術支持和網絡技術支持及網站技術支持工作,說白了,就是免費給大家修電腦、擺置寬帶網絡和做網站。后來,學校里流傳著一句話:「某某」是機械學院最懂自動化的,自動化學院最懂計算機的,計算機學院最懂機械的。接著說跆拳道,總共練了快三年,到該考黑帶時,有事給耽擱了,然后就放下了。還有,這幾年被一個「朋友」坑過錢,為一個朋友出頭打過架,替宿舍哥們兒打抱不平手上被縫了13針線,還被人關過小黑屋恐嚇過。

大學生活,就這么切切實實地過去了,很多大學同學都說我是長期介于牛A和牛C之間的人。

工作

大學畢業后,我簽了一家全球500強的風力發電外企,全天津只招15人,招當時很時髦的技術管理培訓生(Technology management trainee)。三輪面試后,我通過,很開心,每天早晨都是笑醒的,似乎已經是人生贏家了。再后來,趕上09年金融危機,厭惡了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崗位后,我毅然職去了北京,開始了逐夢之旅,做起了程序員。期間在中科院軟件研究所下屬的一家公司里做過Linux桌面應用開發、Linux內核驅動開發、上網本開發和高鐵MVB通信協議棧研發。離開時,發現我所在的研發團隊,除了我之外,剩下的都是北航、北大、清華的。再后來,拿到了華為北研所的Offer,去了華為北研所,是跟我一起參加華為大隊培訓的那幫小伙伴里,我是第一個參加預備PL培訓的,后來帶隊做了IPv6用戶上線連接管理的設計和開發和其他的BRAS產品增值業務開發,直到11年底離開華為。

總之,在北京工作的那段時間,我沒日沒夜的讀書、學習,市面上經典的C語言、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及數據結構和算法的好書很多都讀過、練過。

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所以,從華為辭職后,我自駕去了一趟西藏,川藏進、青藏出,見到了各地的人的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才發現原來人還可以那樣與眾不同的過一生。之后,在家看了三個月的雜書,易經、失控、GEB、三體……。

從大學開始,到離開華為后自駕去西藏后,總共過了七年多的時間,這是我成年后度過的「第一輩子」。很多朋友都覺得我這「第一輩子」很出彩,是個牛人。

婚姻

離開華為后,在家呆的那段日子里,我遇到了我現在的老婆,兩人老家一個地方,在那個年齡,在那種環境,一旦開始了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結婚的進程就真得進行得飛快了。后來,迫于結婚籌備和生活的壓力,我決定再次回到北京——工作、賺錢。

去北京的機會,來自于獵頭為惠普中國研究院(HP Labs China)招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負責當時還屬IEEE草案期的Hotspot2.0技術在AP上的協議研發。當時,該職位已經招了快一年,一直沒有物色到合適的人選,我覺得很有挑戰,也很感興趣,就應聘了,順利通過了,很開心。不得不說,惠普中國研究院的Style真得很迷人,彈性工作制,上下班不打卡,有專門的Pantry擺放著各種茶、飲品、點心供自由取用。工作上除了每雙周例會時同惠普總部Palo Alto的Fellow匯報和交流外,其他情況都可自行安排自己的時間,整個Lab充滿了濃厚的分享文化和共享精神。

那段時間,過得很充實,感覺身邊盡是牛人,每個人的履歷都是分分鐘閃瞎眼睛的那種。到處都是本科清華、北大、中科大,研究生或博士讀的國外常春藤大學。每天大家討論的話題,從量子物理到當時一枚還不到500人民幣的比特幣。工作場合見不到中文,全天候的英文環境。服務器在硅谷,所以,也從來不用考慮科學上網的問題。那段時間我開始在Coursera上學習各種國外的公開課,從計算機編程領域到心理學領域再到金融領域。閱讀英文技術文檔和論文也從剛開始盯著發呆到后來能快速掃視即可獲取想要的信息。上下班地鐵通勤的時間里,也從沒停止過用kindle閱讀。

一切似乎都很不錯,但是,當時卻一直有個致命的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我來北京工作賺錢,當初是為結婚做準備的,那我的下一步到底該如何走?

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在我們老家,央企正式員工,有著很多人羨慕的穩定且待遇不錯的工作,還有很充裕的自由時間支配,讓她放棄一切跟我結婚并留在北京,于情于理,都不現實。

后來,我果斷做了個決定:先結婚!

很多人都覺得我很牛,在大部分人都還迷茫的時候,做到了事業、婚姻兩不誤。

創業

結了婚,我就開始留意可以回家鄉的機會,也在考慮著回家創業。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一個在北京僅見過兩次面的朋友,邀請我回到老家以技術入股的方式,一起創業做IT培訓。IT培訓,那時我也有在考慮的,移動互聯網當時已經呈現出即將火爆的態勢了,不管移動互聯網項目成敗與否,提供人才培訓服務,總不會錯的。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提前回家啟動創業計劃了,我很興奮。所以,我同意了,回到了老家,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種種原因,那段創業經歷,我今天并不想著墨太多。總得來說,第一年,我邊講課、邊出課程體系、邊帶老師,是公司的教學總監。第二年,我負責教學團隊和就業團隊,是產品中心負責人。第三年,下半年,我出任公司CEO。三年的創業經歷,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和管理的經驗,感謝這段經歷。

現在我已經離開了當初第一次創業的那家公司,并剛剛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打造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速度與激情」團隊,開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startup。

從再次北上工作到結婚到創業再到現在二次創業,我又過了快「一輩子」,這是我成年后度過的「第二輩子」。 很多同學和朋友都覺得我這「第二輩子」很勇敢、很出彩,是個牛人 。

重生

以上所述,都是我的真人真事,可是,我內心一直不安,一直在懷疑:難道我真得是個牛人嗎?

答案是:不是。不光如此,用我現今的認知來看,我這過去的「兩輩子」甚至是失敗的!

想當年王陽明,用了幾十年,才在36歲時龍場悟道。于是有了「我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的心學。他是從小立志做圣賢的人,是中國兩個半完人中的一個。 我從沒想過做圣人,可我用了近「兩輩子」,才發現我過去的「兩輩子」根本沒有活明白!

過去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啥,三觀不穩,還一直苛責自己。

過去的我,被各種外部因素困擾著,左右著,看似每次都是自己的選擇,實則根本沒有選擇。

過去的我,哪怕只是想學習點理財知識,我就會去學習整個經濟學,只因經濟學里要用到些許概率論,又會去學習整個概率論和線性代數。

過去的我,總喜歡跟周圍的人比,總想超越周圍的人。就連一群人K歌,我也要成為K歌之王。

過去的我, 上廁所都要哪本書,開車都要聽廣播,就連陪老婆孩子時都會見縫插針地看訂閱文章,日程安排得滿滿的,神經繃的緊緊的。

過去的我,……

這樣看來,過去的我,就是失敗的!

而直到現在,我才清楚地明白,自己這接下來的這「第三輩子」該如何度過。

我重新定了「成功」:清楚自己想要啥,并始終悅納自己。做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片葉子,看似自由,質量極小,甚至連地心引力都能擺脫,沒有束縛。但那不是自由,它只能隨風飄蕩,隨波逐流,根本無法左右自己的方向和未來!

我重新定義了「自由」:真正的自由,源于高度的自律!自由,是有選擇的權利!

我深刻意識到,「用功」并不等于「精進」,在通往「精進」的道路上,到處都是坑。

有個坑叫「躁進」:躁進的人,以理想主義的激情,走著現實主義的道路。胡子眉毛啥都抓。

有個坑叫「狂進」:狂進的人,興趣廣泛卻畫地為牢。在自己的舒適區里享受著優越感。

有個坑叫「亂進」:亂進的人,是一臺不下電的機器,是時間的奴隸。

我深入地理解了,「投機」并不是「投資」 ,「投機」搏的是短期收益,「投資」求的是復利效應。

我開始意識到「長期」 的重要性。每天進步一點點,1.01的365次方≈38,1.01的3650次方≈無窮大。 每天退步一點點,0.99的365次方≈0.026,0.99的3650次方≈無窮小。

我開始篤信: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我開始拋棄掉大學中學習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關于商品價值的定義:即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我現在認同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派對商品價值的定義:即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對于該商品的需求,跟供給無關,跟成本無關。依次作為推論,我開始強烈地意識到:一個人的價值,取決于他是否被人需要,是否被這個社會需要。 所以,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一定是對別人有用的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這才是成功人士的概念。所以,從小我們被教育的:「你長大后要做個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 原來是這么的正確!同理,一個成功的企業也應該是對這個世界有用的。

我開始……

現在的我,正在經歷一種重生的蛻變。「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很慶幸趕在自己「第三輩子」開始之際,已經進行了一次認知的革新,準確地說,我稱之為「認知操作系統(Cognition Operating System)」的升級。伴隨著這次升級,我愈發地意識到,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一切的差異,一切的競爭,都源于認知的差異,認知的競爭。下一篇文章,我會闡釋一下自己對「認知」的理解,以及我通過類比「計算機操作系統」后提出的「認知操作系統(COS)」的概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作者:王潘來源:騰訊深網(ID:qqshenwang) 罷黜高管、重整供應鏈、進攻線下和印度,小米一年間如何實現逆...
    萌丸1014閱讀 980評論 0 1
  • 金秋十月,北京密云縣古北水鎮。置身在山清水秀的風景以及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中間,聆聽著尤亦莊、張潘,以及吳令飛等人的...
    Jake_張江閱讀 1,234評論 0 3
  • 單眼皮 長得并不出眾 陋習極多 在我看來從不曾嫌過 分開半年有余 她厭極了我 “相愛相殺”說的就是我們 我是極度糾...
    好像無風閱讀 198評論 0 0
  • Day21 20180105《演講的力量》第八遍 心得: 001給觀眾帶來未來的一幅愿景,是給觀眾一個美好的夢想...
    fish__dora閱讀 278評論 2 3
  • 驪山煙塵 遮不住輿輦三千的狂 牡丹花正艷 華清池 水凝香脂 豐腴了大唐的顏 羽衣舞霓裳 荔枝染紅了指尖 ...
    劍行天下閱讀 1,379評論 66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