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高失敗率是一個世界級難題。在中國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和尚待完善的政策法制環境下,創業的艱難則更為突出。創業難主要源于三大瓶頸:沒錢!沒人!沒資源!
首先,融資難,融資貴對創業者來說是一個難以突破的普遍性問題。此外,創業公司除了融資難、融資貴,還存在多方面的發展瓶頸:缺人才、缺技術、缺經驗、缺客戶、缺品牌、缺營銷……。這些瓶頸導致大部分創業企業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一般來說,創業企業失敗率在70%以上,平均壽命不足3年。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于5%。
在國家倡導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呼喚和歷史機遇下,如何破解創業高失敗率的魔咒,已經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歷史難題。“中國式眾籌”在中國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法制環境下,在一群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北京大學創業校友,經過十余年實踐和研究歸納而成。具有很強的實戰操作性、邏輯自洽性和完整的方法論,破解了創業者沒錢、沒人、沒資源的難題。
記得在三年前,在北大1898咖啡館聯合創始人,也是我北大EMBA同班同學的帶領下,去北大1898咖啡館參加班級活動,第一次見到了人稱“楊眾籌”的楊勇。在第一次聽楊勇介紹中國式眾籌,特別是聽他介紹人才IPO的概念,他將自己估值5億元,準備出讓他人生價值的20%——估值1億元時,感覺這個人就是一個“大忽悠”。但此后,我通過同學關系詳細跟蹤了解北大1898咖啡館的運行情況,在一年前開始用“中國式眾籌”的方法運作一些商業項目,并且參加了首席架構師的系統培訓,還結識了一大群來自全國各地的政界、商界、學界的精英,在實際的商業項目運作過程中,共同研討和實踐中國式眾籌的方法論,加深了對其有效性和操作細節的理解,感覺商業項目操作從此不再難,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