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癮的負面情緒隨想

中國的儒家經典《中庸》的首章里就有這么一段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煙癮的負面情緒分析,進行場景還原,我自己就是一個情緒化的人,聽了吳老師講的威不足則多怒,反省自我易怒的情緒化問題,我是做專題片制作的,多數場景都是在辛苦努力的作品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狀態下,就像老師說的把憤怒情緒作為宣誓自我邊界的工具,有時事后自我也覺得挺后悔的,也能明白無論是對客戶還是同事,積極溝通才是解決問題,形成共識的基礎,但是當時總是反應過度,從深層次分析原因,也許是自我內心不夠強大,自卑心理在作祟,通過這種憤怒的工具捍衛自我的內心吧!

場景二在開車時,經常報道在隧道或橋梁等特別狹窄的地方遇到救護車時,都能激發每個人內心陽光的一面,集體讓出一條生命通道;然而同樣在開車時遇到未打轉向燈或強行加塞的情況,自我內心的憤怒和惡的一面總會被激發,許多開斗氣車釀成慘禍的也時有發生。事后如果讓他們再選一次,估計都能做出理智的選擇。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已故大使吳建民說過,嬉笑怒罵皆是外交,也許內心如天地寬廣,我們的情緒能夠致中和,駕馭自我的喜怒哀樂,才能演奏出人生的魅力的交響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