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對人生的改變,這是一個多么宏大的命題,很多剛剛考完研,甚至讀完研的人又怎會真正的明白,這大學之后的幾年光陰究竟能對我們的人生帶來多大的改變?說遠了,太務虛了,就說說考研對我現在人生的改變吧。
1、獲得人生知識的第二次巔峰
考研是繼高考以后,我人生知識的第二次巔峰,我很幸運,所在的專業研究生教育非常成熟,由于專業性質原因,學院的研究生教育非常貼近產業前沿,下設6大研究所布局整個產業各個鏈條,研究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一,如果期間興趣發生變化還可以多去其他地方走走看看。
考研期間,因為專業課大綱要求以及自己另辟蹊徑的復習方法,閱讀了國內相關領域大量著作,論文,在網上瀏覽了許多經典案例,在一段時間內自己的知識儲備急速增加。
考研之后,選擇了幾個相關領域開始做深入研究,漸漸習得了一套“信息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外化”的做事方法,漸漸地認識到,我們所需要積累的,除了各種知識和技能以外,更多的是對于某一件事情如何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方法論體系就好像在圍棋棋盤上的中央天元一樣,縱是黑白交替,戰局瞬息萬變,唯有天元始終如一。萬事萬物,當中邏輯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處,漸漸懂得知識嫁接,方法論嫁接的意義。
2、考研讓我結識了很多牛人
我導師在國內相關領域可以說是泰斗級的人物了,這個級別的“大腿”還非常專注于培養后生的實在難得,考研之于我,最幸運的就是選擇了他成為我的導師。
我導有很多博士和碩士,我們每周一次導師課(茶話會),導師課上,我導會給我們帶來業界最前沿的資(八)訊(卦),碩士和博士們也都相互認識,你會發現,博士里各個領域的大牛一抓一大把,有專門研究某行業資本投放的,有精通十幾年行業優秀作品的,有某知名外企的高管,有盤踞一地的行業大亨等等等等,他們帶給你的眼界和格局,是你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無法獲得的(很多應屆生?進入社會都是從基礎崗位做起,帶你的往往也就剛工作幾年)。如果不考研,如果不是因為同門,恐怕我自己在外邊工作很多年,也無法有這種level的人直接教你。
3、改善大學陋習,合理管理身體和時間
我考研之前有以下惡習,諸君請對號入座:
1.?晚睡,晚起
2.?不吃早飯,每餐多油膩
3.?幾乎無運動,心肺功能差的要死
4.?專注力極低,無法在教室坐哪怕2個小時
5.?長時間依靠"兜售"碎片化信息生活,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成體系的信息庫和世界觀
6.?每天無意義的應酬一大堆
考研時:
1.?每天晚上11:30熄燈就睡覺,早上6:30起床(不絕對,但總體差不多)
2.?一日三餐非常規律,開始注意飲食,因為大量的油脂攝入會容易犯困,降低注意力不利于復習
3.?為了提升體能和免疫力,開始關注健身,一直到現在,從過去跑1.5公里需要分三段,到現在跑5公里心肺功能基本沒有負荷
4.?專注力提升,可以在圖書館安靜的做一枚騷年了
5.?在一個領域完成了比較基礎的知識儲備,明白碎片化信息的意義和弊端。
6.?剪掉了幾乎所有被動應酬,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最開始你會發現,自己在教室里根本坐不住。。。有很多原因!比如自習室的這個大姐、、、居然就這么來上自習了啊啊啊啊啊啊!!!大家評評理。。。這讓我怎么好好學習啊啊啊啊!!!
但是后來,你慢慢就淡定了。。。
4、考研檢驗愛情,讓我們成熟
考研軍規中很重要一條,不要在考研階段輕易開始或結束一段感情。
看著周圍很多人因為情感原因,無論好或壞,影響了自己最終考研的心境和復習,最終沒考上,雖然肯定是一果多因的問題,但是實在可惜。
在我考研時,身邊有個懂事的姑娘一直陪伴,能忍受我每天只抽出很短的時間陪她吃飯,在我累的時候她會陪著你,你專注的時候她有屬于自己的世界。考研是我們一段生活的縮影,它代表了你的專注,見證了她的悉心。以后無論我專注做什么,都會有她默默支持。
5、格局變得不一樣,想事情的思維和做事方法不同
我認為我想形成的格局是這樣一種能力,是對有限資源的綜合調用的能力,是一種將信息整合,從走一步看一步到走一步看兩步,最后到走一步看四五步的能力。不是先知,而是嗅覺,是你對于一個行業或者對于自己未來的一種解構后的具象化重組。
簡言之,通過反思自己這些年做成功的一些結果導向的事情,我判斷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分解為以下步驟:
1.?框定信息范圍,將抽象的思維具象化;
2.?對一個目標進行若干切割——務虛和務實的轉換
3.?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使用工具;
4.?以相同的邏輯思路,進行重復,熟練。
第一點,?對信息的掌握,這是人類幾千年的演變史帶給人的本能,是源于生存的需求。火產生是為了點亮黑暗,黑暗被點亮了,我們視覺對于信息的搜集能力才能被激活。這是對信息的掌握。兵法中,知己知彼一說也是如此。不光是考研,對信息的掌握,絕對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
第二點,?意思就是一口吃不下的東西,就分幾口吃:我發現,周圍很多"一個年齡段中的姣姣者",他們能達到現在的高度都有一個共性,在跟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對于“務虛”“務實”這兩種處事方式的轉換非常自如,而且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通過“務虛”來對未來自己的生活狀態有一個模糊的構想
通過“務實”來具體劃定自己每一步怎樣做,進而能實現這個構想。
我們對它的要求和我們未來的生活相關,無法具體,但是它真的好棒這是“務虛”
你需要積累自己的人際資源,需要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需要有很高的情商,需要有很硬的背景、后臺、或者某種別人短期內無法復制的壁壘,這都是“務實”。
第三點,?學會使用工具,提高效率
第四點,?從歷史的沿革角度,人類的任何一種行為模式都具有規律性和周期性以及繼承性。而關鍵是你能否發現這種規律性和周期性并將它繼承。
舉個栗子,很多男生玩兒一個游戲叫做LOL,
打的多了你就會漸漸的明白,什么時候打野,什么時候帶線,什么時候推塔,什么時候搶人頭,什么時候發動團戰,什么時候上高地,這種配裝適合哪種情況,這個組合適合那種戰術。這都是重復帶給我們經驗的增長,是有規律的,并且周而復始。
一些規律甚至在不同的事情中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比如LOL,比如打辯論,比如橄欖球,比如打撲克,等等等等。
最后,以上所說,說得都是建立在你能腳踏實地的一步步走完這個過程才能體驗或體會到得東西。趕路過程中,不要忘了時不時回頭看一看,試著與別人分享你的體歷,這是一個自省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
一切都是機遇,一切都是因果。想做大玩家,首先要做好無名小卒,在普通人的路上走的更遠,就是屬于自己的偉大。
來源:知乎-鄭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