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年,秦穆公俘獲晉惠公,又釋放他歸國。此年,管仲、隰朋都去世。管仲病重之后,齊桓公問他:"你死后群臣之中誰可做相國?"管仲說:"知臣莫如君。"桓公說:"易牙這人怎么樣?"回答說:"他殺死自己的兒子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桓公問:"開方這人怎么樣?"回答說:"他拋棄親人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接近。"桓公說:"豎刀這人怎么樣?"回答說:"閹割自己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親信。"管仲死后,桓公不聽管仲之言,還是親近任用這三人,三人專權(quán)。
剛翻史記到:四十一年,秦穆公虜晉惠公,復(fù)歸之。是歲,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公曰:“開方如何?”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豎刀如何?”對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quán)。
易牙只為齊恒公一句:山珍海味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不知人肉的味道怎么樣的無心戲言連兒子都可以蒸而食之,管仲說這種人不能任用;開方放著衛(wèi)國庶長子不做,以臣事君十五年,母親去世衛(wèi)齊兩地只需幾天的時間也沒有回去,為桓公找美女把妹妹送過來,管仲說這種人不可接近;豎刀是歷史上第一個自我閹割的人,少年進宮侍奉齊桓公,先為外侍,后為桓公所注意,調(diào)為內(nèi)侍,管仲說這種人不可親信。因為他們都不合人情,其悖于人情,殘忍、自私可想而知。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殺子、倍親、自宮,是因為你能給他想要的利益,若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他一樣能殺死你來迎合其他人,這樣的人,在面對重大的選擇時,怎么會將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呢?后來齊桓公病重時,易牙、豎刁、衛(wèi)開方等人禁錮桓公于室,筑高墻不準入,到了冬天桓公餓死,可憐春秋的一代霸主死得如此凄慘啊!以史為鑒,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殺死自己的兒子、拋棄親人、閹割自己等不合人情來迎合的人都不能任用,上位者切記!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