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一)

遍地都是“育兒經”,給大家換換胃口,來說說“養耄經”——帶家里“二寶”(年近90的外公外婆)的故事。

家務小工在刷碗洗布,拖地刷馬桶的間隙攢出來了的,各位看官輕拍。

--------------

有時候跟人聊起之前的畢業論文,會被問怎么想起做"老年人",一方面當然是組里項目的關系,另一方面,也是這幾年看家人跟“二寶”的"斗智斗勇"深感其中的艱辛。人生七十古來稀,更何況是年近90,家有二寶,對一家人來說都是莫大的福氣,但這幸福也伴隨著諸多啼笑皆非。這幾天在家跟媽媽一起照料二寶的起居,隨便寫點,權當記錄。

暗度陳倉

要說與“二寶”的“斗爭史”,最典型的就是每天躲著外公給外婆吃緩解阿茲海默的藥物。先不說為什么要避開外公,就單說這工程的難度系數,即使在外婆還能自己走動的時候,外公就幾乎寸步不離,現在更是時刻緊盯。于是我們在外公的眼皮底下給外婆喂藥,每天都得換劇本:夾在他倆之間拿東西、抖衣服、指電視上東西的引開注意力,……有時候自己都覺得演技拙劣,還好這邊騙著那邊哄著藥每天還是按時按量吃了下去,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下來。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長輩應該就是外公了,老帥哥一枚,成天樂呵呵地看著孫輩的小屁孩們。退休后兩大愛好——釣魚、打門球,帶著我也喜歡上了這些“老年人運動”??涩F在外公卻成了“最不可愛的人”,東北老頭的脾氣倔得跟牛一樣,特別在處理外婆的病的各種問題上,跟同樣有點倔的媽媽時不時就杠上。比如吃藥得避開外公這事,幾年前媽媽開始懷疑外婆可能患上了老年癡呆,跟外公提出帶著外婆去大醫院看看,外公不同意,堅持說外婆只是有些老年病。等到外婆的癥狀已經影響到外公自己的正常作息和身心健康的時候,幾波人馬輪翻勸說,外公依舊不肯帶外婆就醫。等我們通過口述病情把藥開來的時候,外公堅決地拒絕給外婆用藥,無奈之下,媽媽和保姆每天只能是偷偷給外婆喂藥。吃了兩個月外婆狂躁的癥狀有了明顯緩解,想這樣跟外公說應該是能理解了,結果還是招來一通訓,說是另一種藥的作用。再之后,沒人敢跟外公說了,只能每天暗度陳倉。

一度很羨慕外婆得到的外公無微不至的照顧,添衣蓋被,夾菜倒水,理療按摩……怎么看怎么都是“愛情的模樣”。外公外婆年輕的時候兩地分居,帶三個孩子的重任基本都在外婆一個人身上,外公也許是覺得那些年里虧欠了外婆太多,這么多年來,特別是從外婆腿腳不麻利之后,一直都對外婆以極大的耐心和細心,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在外婆面前沒有一點東北人的倔脾氣。這種寵溺式的照顧,如今看來可能并不是合適的,外婆的自理能力下降得越來越快。就說最近吧,外婆還可以自己夾菜,雖然速度如"閃電"一般,而且需要我們提前幫著搭配一下菜品、控制食量,而外公因為外婆幾次吃得太快,飯后出現不適,就決定每頓都讓我們給外婆喂飯。我第一天回家看到的時候還試圖再跟外公說一次,讓外婆自己慢慢吃,意料之中地被否決。只好繼續“分而治之”,我負責吸引外公注意力,媽媽給外婆喂一些,留一些在碗里讓她自己夾著吃。

今天“二寶”的第四代也回家了,飯桌上一大一小一樣是系著兜兜,一樣是只能吃軟而小塊的食物,“老小老小”,這詞一下子就苦澀了起來。

TB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