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的孩子必將平凡

孩子們終將很平凡,是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容易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長大了想做什么啊?”

誰家孩子要是敢說自己長大了的夢想是做個廚師,就連他的爹娘也會覺得顏面盡失。

父母都希望聽到標準答案,做科學家、文學家、宇航員……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被認為有出息,父母們才會有面子。

父母最難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孩子很大概率上會是一個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人。

即便是從內心隱約意識到這一點,也定要排除萬難,創造條件把孩子培養成天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了很多父母給自己擬定的宏偉目標,也是他們賦予自己的偉大責任。

事實是99%的人99%的可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

從概率上來說,一個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快樂、幸福與平靜,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承認你的孩子很平凡,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機會

有一位媽媽,兒子還在小學階段,她就軟硬兼施讓他背完了古詩詞全套,還規定每天都要讀一篇名家名篇的美文。

后來她發現孩子對閱讀興趣不大,就改用聽。買不到合適的磁帶,她就親自上陣,每個學期給孩子親自錄制十盤以上的磁帶。如此堅持了數年。

然而,等孩子上初中了,每次考試在現代文閱讀一塊都基本不能得分。

這位母親不理解,不接受,生氣,痛恨,最后絕望。每天要給自己暗示、強調八百遍那是自己親生兒子,才能勉強克制自己不動手將其打殘。

痛定思痛,這位媽媽最后分享說:“最終,我意識到在這方面,他就是一個沒有天分,不靈光的孩子,我才沒發瘋。”

認識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這實在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這不僅能夠讓父母正確認識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和自己和解,和孩子和解。也能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意識到孩子的平凡,你才能正確認識他,真正理解他

有一對父母,自己都是精英。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滿懷信心,父母齊上陣,堅信一定能夠將其培養成一個出類拔萃的尖子生。

很遺憾,孩子并沒有按照父母設計路線發展。

一天晚上,一道簡單的數學題父親反復講了幾遍,孩子還是一臉懵懂。父親終于抑制不了內心的怒火,拍桌子,摔書本,孩子委屈極了。

第二天母親決定陪讀,一節數學課下來,縱然聚精會神,母親也只是勉強弄懂了個大概。

晚上,放學回家。母親決定自己來輔導孩子的數學,讓父親來輔導語文。

面對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母親也是前思后想,拿不定注意;本來很平常的語文題目,父親也是抓耳撓腮,不明就里,輔導變成探討。

父母慢慢理解了孩子,父母對孩子多了幾分理解,對他多了幾分接納。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孩子的成績也不知不覺有了提升。

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也對自己有了較為客觀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從此變得快樂而從容。

推己及人,接納孩子的平凡

如果說父母用自己的優勢去衡量、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會給孩子造成額外的壓力,會對孩子的教育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臺灣著名作家吳念真曾經講述過這樣的事情。他的兒子數學成績很爛,老師在和家長的聯絡簿上寫道:“數學成績要加強!”

兒子回到家里,母親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

吳念真趕緊把老婆拉到廚房,問:“你原來讀書的時候,數學有沒有很好啊?”

老婆回答說:“很爛!”

吳念真說:“我也很爛!大學聯考才考了10分。”

然后吳念真和老婆很認真嚴肅地談了這個問題: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為難孩子了。

父母不曾做到百里挑一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又何必為難孩子,勉強將其培養成為百里挑一的人中龍鳳呢?

盲目讓孩子追求不平凡,反而會促成孩子的平凡

有一個朋友,四方運作,將孩子送到了名校。全校800多名學生,孩子始終在600名左右徘徊。

朋友自然是不甘心,加班加點給孩子補課,結果孩子的成績干脆降到了倒數五十名,最后還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

朋友意識到孩子完全無法跟上名校的節奏,只好將孩子轉到了家附近一所普通高中。

雖然孩子的分數沒有提升,但是狀態改善不少,開始變得自信、開朗,對學習有了興趣。最終在高考的時候,還超常發揮,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驚喜。

父母盲目將孩子培養成精英,將孩子至于無法勝任的位置,會增加孩子額外的壓力,加重挫敗感,讓孩子自暴自棄。當現實與希望的反差太大時,父母自己也會容易陷入絕望。

所有的不平凡,都源自于有能力過平凡的日子

李娜,讓中國幾代人為之驕傲的網球女王,頭上的光環照亮了無數絕望人黑暗的心。

她在一次接受采訪談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狀態:無休止的練球。一天要打爛幾十個球。同一個動作,反復練習,夜以繼日,無休無止。

這種生活不僅僅是平凡,簡直是枯草乏味。

不僅僅是李娜,幾乎所有的奧運冠軍都有過相同的經歷。

也不僅僅是奧運冠軍,幾乎所有不平凡的人,人生中99%的時間都在經歷平凡和枯燥的煎熬。

其實,所有讓大家驚羨的成就,幾乎都是在平凡中造就的。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科學家,平日里一定是做不完的重復而無聊的實驗,看不完的是艱澀而無趣的學術文集。

不平凡,就是在平凡中成就的。

因為平凡,所以才有希望不平凡

一個人平凡,那是當然;一個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

如果缺乏了在平凡中攫取幸福的能力,理所當然會過得不快樂。反而會更加平凡,乃至淪為平庸。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相反,如果能夠學會如何快樂地過平凡的生活,首先能夠保證讓我們成為一個快樂而幸福的人,一不留意還可能有意外驚喜,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

父母學會在平凡中如何獲取幸福,自己不平凡,孩子自然也就不平凡。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