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簡友征文,寫一首詩,文中要有“我愛你”三個字。憋了很久,想不出一句,不會寫詩。
可是,我在想那三個字----我 愛 你!我說過很多次,對很多人。對戀人說過,不止一個戀人,當然不止一次說過,因為每一次都認真。對兒子說過,無數次,發自肺腑;還對好朋友說過,女的;也對學生說過,在課堂上;更多是在同學群、在朋友圈,叫著親,說著我愛你、我愛你們,好像天經地義。
可是,有兩個人,兩個最應該得到這三個字的人,我一直虧欠,那是爸爸媽媽。
好像80年代之前的人大都這樣,和父母在感情上比較疏離,不好意思表達親愛。當然,也有例外。
是上大學的時候,一個星期天,在新街口看到燕子和她的母親,母女倆打扮得很漂亮,手挽著手,說說笑笑,那份無拘無束的親昵,讓我震驚讓我羨慕嫉妒。
后來去她家玩,我和燕子在房間看電視聊天,阿姨拿冰葡萄進來,我們手里有東西,阿姨就把葡萄分別喂進我倆嘴里,燕子一邊吃一邊說:“謝謝媽媽,我愛你!”聲音嗲嗲。我臉紅心跳,嗆得直咳。
我跟燕子說,我們姊妹和父母,從來沒有挽過胳膊,更不用說擁抱和親昵,她瞪大了眼睛,感覺不可思議。
我想改變。
放假回家,爸媽在門口迎接,想撒個嬌,撲過去擁抱他們,又怕他們不適應,我放棄了。晚上看著滿桌我喜歡的飯菜,想說那三個字??墒?,不管如何努力,就是不行。
一次次下決心,一次次失敗。
快開學了,再不說又要等好久。正好和媽媽上街,趁著過馬路,我挽了媽媽的胳膊。這是我記事后的第一次,和媽媽有肌膚之親。她有瞬間地僵硬,她不自在,甚至有點緊張,我也是。在店里,借著挑揀物品,媽媽從我臂彎抽出了她的手,那一刻,我們幾乎同時舒了口氣。母女恢復了正常,說說笑笑一下午,大包小包拎回家。
我終于放棄努力 ,自我解嘲地想,愛的本質一樣,方式不同而已。只是,總覺得爸爸媽媽的生活缺少點什么。他們努力勤勞,疲于奔命,不時抱怨,經常爭吵……我不要像他們這樣。
戀愛、結婚、生子,時間一晃而過 ,不覺兒子已經16歲了。在我的家里,偶爾還是會出現我愛你這三個字,那樣的時刻內心充滿溫情,日子也溫柔起來。
聯想到父母,恍然大悟,他們的生活缺乏一點溫情、溫柔……
十年前,爸爸走了,一輩子沒聽過孩子對他說“我愛你”。
而媽媽15年前偏癱,失去了行動和語言能力。那么好強能干能說的一個人變成這樣,可想而知她的痛苦,脾氣越來越壞。
我是一個高中老師,工作勞累,孩子又小,老公經常出差,那幾年一個勁地瘦。媽媽卻是越來越胖,我們姐妹漸漸已經照顧不了她。找了護工,她總不滿意,換來換去十多年,最后沒人愿意來我家做。
實在沒有辦法,四年前我們把媽媽送到敬老院。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媽媽哭得像個孩子,我們也哭,安慰她,“就住幾天,不好就回家。”我在心里一遍遍說:“媽媽,對不起,對不起?!卑底詻Q定,如果她不適應,我就辭職照顧她。
欣慰的是,幾天下來,媽媽不僅適應,而且很喜歡。一方面,敬老院里都是一樣的老人,她不再自卑;另外,護工都經過專業培訓,料理得當。照顧我媽的是個健壯的阿姨,能說會道,逗得媽媽很開心。
時間久了,媽媽的壞脾氣也沒了。我們去看她,她還吱吱呀呀地說點敬老院的新聞來聽,邊說邊笑,說實話,這樣慈祥的媽媽,來得有點遲,我簡直受寵若驚。如果我在那呆得久了,她就趕我走,知道我事情多。太善解人意了,我表揚她進步,她也開心。
越來越愛她,有時感覺,媽媽變成我的孩子了。
是前年,母親節前的一個晚上,在高中同學群聊天,大家都討論給媽媽買啥禮物。我說:“明天我去看我媽,我要對她說我愛你,又沒有勇氣?!蓖瑢W們都給我鼓勁。
第二天,我做了幾個菜帶上,一家去敬老院。媽媽摟著外孫,指揮著護工把菜一字排開放在公共餐桌上,這是在向別的老人得瑟呢。我要喂她吃飯她不肯,非要自己吃,我就在一邊說點老朋友的故事給她聽,大部分是我編的,逗她開心。
很快,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她又開始催我們,可能想到我們要吃飯要休息吧。要走了,她拉著外孫的手,上上下下地看了又看,盡是不舍。然后又拉我,捏我的胳膊,嘆氣,心疼我瘦。
我把她的輪椅推到門口,出門,推車,媽媽在門內坐著,有一束光照在她臉上,她微笑著揮手??粗以絹碓嚼系膵寢專颐摽诤埃骸皨寢專覑勰?!”淚如雨下,轉身就跑。
現在?現在好了,每次去看她,我都會找機會說:“媽媽,我愛你!”媽媽也不再扭捏,嘿嘿嘿笑。
我這樣寫著,先哭后笑,暫且發布,評論等我回來回復啊,我要去看我媽,告訴她,我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