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幾天沒有寫反思記錄了,習慣的養成不容易,可打破習慣卻是輕而易舉…雖然有客觀原因,由于兩個項目連續發布上線,發布前碰到了不可預期的問題,采取緊急措施加班解決… 需要反思之后如何規避這樣類似的突發事件,做好預警備選方案,以免臨時補救。
周末兩天高強度的“公司治理”課程,刻意控制自己專心聽課,今天一整天課下來感悟記錄如下:
上課的教授是武大MBA中心主任,講課底氣十足,吐字鏗鏘有力,可以排入所有講課老師中精神狀態top3排行榜。其實作為MBA班的學員,大多數都是公司中高層,可是對于今天所學的課程 公司治理 還是會覺得思維高度有些無法完美接軌。由于并沒有太多公司治理層次上的經驗和思想高度,課堂上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以及涉及到的案例和材料對我來說都非常的晦澀難懂,很多知識和概念無法在腦中形成清晰明了的理解,故而對于材料和案例的理解也非常有限,故而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及發表觀點的態度表現得并不主動… 雖然不是很清楚其他同學的真實想法和情況,但如同我一樣行為的同學不再少數…
老師故而直接了當的說出了他對我們表現的不滿和意見,主動學習,主動發言首先是一種態度,而后發言內容及觀點的質量和高度是能力和經驗問題,如果連主觀求學的意識都沒有,那么更無從說起后面的獨立思考和見解了。
老師對我們的態度及能力水平的評價可以說是極大的打擊了大家的積極性,在求學的路上,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和經驗都不盡相同,上一屆和這一屆的MBA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并不能單從一節課上的表現就體現出來,老師對學生的殷切期望及嚴格要求無可厚非,但是方法和手段需要有權衡。
或許聽慣了表揚和鼓勵的話語,我們已經在思維中形成了定式,既然自己來上課了,那么就表示自己有求知的欲望,本就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才會求學上進,所以鼓勵成了大家慣性接收的求學反饋。當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沒有表揚你學習的精神,反而在揭短,反而把我們自身的弱點和短板直白的提出時,心里就無法承受,甚至產生反感情緒。其實在老師最開始提出批評時,我也會有抵觸心理,心里會想,就是因為沒有那么高的思想高度 所以才來學習,為何要拿別人來做比較… 當這句話蹦出來時,想到了老師所說的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和想法,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不用依靠他人的肯定和表揚在證明,于是就釋懷了。或許老師是激將法,迫使我們反思認真主動學習,又或許這是他的教學風格及方式… 總之在理清了自己的想法后,自然就過濾掉了因老師的批評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關注于專心聽課,積極思考,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