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拖拉,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為什么拖拉,分很多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要想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先弄清楚拖拉的原因,再找到解決的辦法對癥下藥。我用一張圖兩步走帶你找原因找方法!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拖拉。請你留心觀察你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并不是做所有的事情都會拖拉。如果你同意現在讓他去做最喜歡的事情,比如玩游戲,他可能一溜煙就走掉了,干脆利落。所以,拖拉一定有跡可循。
第一步:先弄清孩子自身的問題。
1、性格。性格與行為息息相關,比較追求完美的孩子,會花很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希望做到最好,容易出現拖拉現象;特別細致的孩子也會出現類似情況,太在意細節會浪費大量時間,拖延導致上學遲到;自信不足的孩子有時也會拖拉,甚至他已習慣了大人們認為他就是沒法做好,習慣了等大人說怎么做再去做,從而不改善行為,將這口“做事拖拉”的黑鍋一直背在身上。對照你的孩子,看看他是否就是類似性格?
2、習慣。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養成不同的習慣。導致拖拉的往往是兩大殺手:專注力不夠和行動力不強。專注力的培養對于孩子來說十分關鍵,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專注力是根本無法接收和掌握知識的。通過觀察孩子一整天的行為,看看他的專注力能夠持續多久?做事情不分神其實就是最節約時間的做法。而行動力不強則表現為孩子在完成每件事情時效率不高,習慣磨蹭,沒有時間觀念。
3、能力。觀察孩子上學前做每件事情時是否都游刃有余,非常嫻熟?如果在某些技能方面并不熟練,比如擰毛巾、疊被子、削鉛筆等,掌握的不好會重復來做,耗費時間。考慮孩子的年齡心智等情況,看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是否暫時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無法做好所以耽誤了時間。
第二步:父母合力積極解決問題。
1、適當降低標準。孩子的特質不同,不能套用相同的標準。如果孩子做事比較細致完美,要允許他放低標準、做到即可,不必盡善盡美;另一方面也要在自己心里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孩子容易遲到,可以將鬧鐘略微提前一會兒來平衡總時間。檢查自己身為家長,是否也是完美型人格?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過于苛刻,對孩子套用了成人做事的標準。在孩子著急哭泣的時候,學會保持冷靜理智,不在即將遲到的時候斥責或質疑孩子。諸如“你永遠都是遲到!什么事也做不好!再遲到我就不再管你”之類的話,請永遠不要說出口。
2、制定解決辦法。孩子因為遲到會急哭,說明對遲到這件事情還是非常重視的。只要孩子愿意配合,習慣可以慢慢改善。和孩子坐下來聊聊,對拖拉導致上學遲到這件事他有什么樣的感受?發現自己存在哪些問題?有沒有改善拖拉的決心?然后手繪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類似上圖),建立簡單的獎懲機制,例如每天按時出發上學可蓋印章一個,連續1周沒有拖拉遲到現象可獲得自己喜歡的活動一次。每當孩子可以按時出發的時候,都要給予語言上的肯定和稱贊,并暗示孩子以后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
3、提升孩子能力。能力不足效率就不高,孩子如果有能力不足的的問題,就要進行提升。不要在上學前有限的時間里指導孩子如何做事,那樣只會讓他更加緊張。可以選擇一個充裕的時間,陪孩子他練習不熟悉的生活技能,先示范后糾正直至掌握;可以開展一些小型生活技能比賽,召集家庭成員一起參加,為獲勝者準備小獎品。經常和孩子一起進行速度與專注力的練習,也有助于減輕孩子的拖拉情況。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可為孩子準備一個計時器,比鬧鐘更加便捷,用倒計時方式幫助孩子控制完成事情所需的時間,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是我兒子玩游戲時控制時間的有效方式。
做事拖拉其實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現象,家長不必過于焦慮,找對方法,讓我們一起加油戰勝拖拉,掌控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