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反饋
昨天上了第一節攝影基礎課。關于手機設備的設置以及什么才是一張好照片。我大學時候有學習過攝影課程,所以昨天課程大多都有接觸過,就只說說特別有收獲的地方。
首先,網格線的使用。
這個我之前一直覺得麻煩,也真的不知道它對構圖有什么作用。這么多年了,終于知道為什么拍建筑物總是歪的了。因為沒有標尺。
第二,把手機倒過來拍。
這個很重要,低角度拍的時候,簡直不能更實用。然而,這么簡單的道理,我卻從來沒有想過要試試。所以,總覺得感覺上差點啥。
二,作業部分
1.關于構圖
昨天聽完課就想到這張照片了。這是和朋友三月初去重慶川美的時候朋友幫我拍的,這涂鴉墻真的太好看了。但是總覺得哪里不對。
課上說,主體應該放在畫面三分之一處,然后隨著視線或者運動方向留出一定空間的延伸。
問題,這樣截圖之后比例對嗎?先生有更好的建議嗎?
2.井字格的應用
這個是一盆吊蘭長出的新枝。放在陽臺上給家里也增添的生機。拍的時候基本上是把三個分支分別放在斜著的3個格子里。這個算是螺旋狀構圖?焦距對在第一個分枝上,后面是自然虛化的并沒有做后期虛化。
問題,這樣簡潔的畫面并沒有很好看,是陽光投影在地面上的影子導致的嗎?
3.倒置攝像頭以及主題
我一直是很佩服香樟樹的。它是一種一邊落葉一邊出新葉的數,它的枝干從來不會空著。在春天落葉的樹我就知道這一種,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我覺得它是一種很有個性很熱烈的樹,不論生死都很美麗。
第一張的落葉是低角度把鏡頭倒過來貼向地面拍的,第二張是對著太陽能拍出葉脈,顯得生機,第三張是為了簡潔截圖后得畫面。
問題,第一張延伸感有限,因為鏡頭放低了,并不能有滿地落葉的感覺,試了很多角度,這張算比較好的,但仍舊不是很滿意。怎么在低角度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畫面的延伸感呢?第二張,畫面簡潔就一定比畫面復雜美嗎?相較于吊蘭那張,我覺得這樣有葉子有樓房有天空的更好看。第三張,相較于第二張畫面的主體要更突出,也更加簡潔一些,但是第二張多一些葉子不會更有生機嗎?這樣截圖先生還有更好的建議嗎?
以上,第一天全記錄,求翻牌。
另外,我覺得攝影最最基礎的是,要明白什么是攝影,鏡頭里的世界和你眼見的世界可以是完全不相同的兩個世界。攝影是一種創作,它是換一種角度看世界,你想通過你的鏡頭記錄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為了好看而好看,就很難真的好看。個人小感悟,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