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文風,標題黨可謂大軍浩蕩,泛濫成災,基本可以說是無文不是標題黨,一篇文章不弄個標新立異的吸睛標題,還不好發出來,一個標題的分量比重,甚至都要大于文章內容了。無可否認,時下文學都是趨向功利化,一切都是向經濟看齊,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可以為文章帶來很大的點擊量,可總是有一些文章,標題做的很吸引眼球,點擊進去看的文章內容卻與標題大相徑庭,讓人看的云里霧里,然后就是不知所以,我想作者可能為了做一個能把人眼珠子吸出來的標題,在絞盡腦汁中不知不覺的將內容給忘了,或者就是失去控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標題做的金光閃閃就行,反正讀者都是看標題點進來的,進來就行了。
還有一些文章呢標題的吸睛功能是發揮作用了,但文章的思想內容卻平淡無奇,讓人讀來昏然欲睡,哈欠連天,我想,要是作者能將文章的內容質量做的如同標題一樣蕩氣回腸該有多好啊!那可真是拜讀呢!
我想,為什么之前的人寫文章不會往這方面去想呢?太白詩仙的《靜夜思》改成《你想知道夜里的月光是怎樣變成霜的嗎?》,《春曉》改成《只有春天才會有的事,早看早知道喲》,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改成《帶你見識你從不知道的荷塘的秘密》,是不是很吸睛?可是這樣的詩作文章不需要耍這些技倆,一樣的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好的文章靠的的是深邃的思想,真摯的感情,寫我所想,抒我所感,真真實實,實實在在的將自己的思想感情通過文字完美的表達出來,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心靈的呼應,讓人從中深深受益,這樣的文章即使標題再平淡,一樣是上乘佳作。一篇文章,首先要感動的是自己,如果連自己都感動不了,又怎么去感動讀者呢?費盡心思的把標題做的再好,內容若是空洞無神,一樣都是垃圾,別說令人留下印象了,就是讓人連讀下去的興趣都沒有了。
還有就是一種現象,就是寫文章動輒旁征博引,一篇文章下來,大多都是某某名人的某某話,某某明星的某某事,自己的觀點思想感情所占篇幅少之又少,寫一篇文章,好像沒了某些名人的話,某些明星的事,就證明不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適當引用,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大量引用,未免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現在的一些文章,引用舉例都形成了一種套路,一種模式,開篇必有某某人說過了某些話,當中必有某某人做過了某些事,這篇文章若沒了某某人說過的話某某人做過的事,那作者的思想觀點通篇都是廢話,某某人說過的話,某某人做過的事,那就是真理,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全世界,不把這些某某人給搬出來,自己的觀點就沒了倚靠,也壓不住讀者。這些文章,通篇枯索乏味,看不到作者獨立自主的觀點,體會不到作者的感情,就像嚼著一塊干爛布,越嚼越反胃,以至于一看到這些文章出現了某某人說,某某人做,就立馬犯暈,溜之大吉。
當然,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個人體會,本人的寫作能力也是小白一枚,登不上大雅之堂,無事碼碼字,純屬自娛自樂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