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因緣際會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考完心理咨詢師二級證書,看到同行考試的同學分享的薄荷閱讀,時間合適,速度下單。早就想讀英文原版書,奈何堅持不了,又感覺枯燥,好多單詞都不認得,N年前買的《1984》鼓起勇氣看了幾次,最終還是束之高閣。此次讀英譯《小王子》甚好!有生詞學習,分章節分天完成,還有句子解析,讀起來一點不費勁,可能也是我之前看過中文的緣故。
我看書,很快,中文小王子一天都翻完了,英文版的也是每天一邊聽一邊看,一次差不多。如果有時間再復聽,不過基本上都沒時間。我一直覺得《小王子》是一本哲學書,沒有一定的生活積淀,感覺讀不透,當然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
本想著再讀一遍中文版的然后寫感悟,時間不夠。就根據自己印象深刻的,說說自己的感受吧,也算是給自己這14天的交代,以后還會重讀。
整本書作者一直貶低成年人,覺得他們什么都不懂,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只有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為我們漸漸長大,需要的東西越來越多,欲望也越來越多,反而忘了我們為什么而出發,例如,忙忙碌碌的父母,你有抽出多少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稍有時間,是不是都是刷手機?孩子和你興奮的說今天他能跳11個繩了,你是不是也是眼睛都不抬,嗯了一聲?你有多久沒用心陪過孩子,聽他說話?是不是一直眼望著那個未來的“等什么什么時候,就能好好陪孩子”的理由來安慰自己?我們走的太快,來不及等等自己的靈魂。
我自己現在就是這個狀態,全職3年,一人帶倆娃,家務,孩子接送,有時真的是筋疲力盡,還夾雜著對于未來生活的焦慮和迷茫,整個人狀態都不好,對孩子兇,對誰都不耐煩,一天天忙忙碌碌,著著急急,我這是要去哪里?就像書中說的,那個商人販售的止渴藥,吃了一個,一個星期都不用喝水,那我們省下來的時間干嘛呢?小王子說,他會悠閑的走向一流清泉。那我的孩子們不是我的清泉嗎,我不應該更好的陪伴他們嗎!生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請活在當下,用“心”生活(把心用引號加重,因為書中不止一次說,要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相信好多事情,只要用“心”,必有收獲),做現在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為了到不了的未來和回不去的過去和糾結焦慮。所以就從現在開始,好好的做一頓飯,慢慢吃;認真的洗個臉,好好的擦護膚品,時間值得“浪費”在你認為的美好和幸福的事上。
還有個印象深刻的就是狐貍讓小王子馴化它,即是關系的建立,世間千萬人,和我們有聯系的必是我們有所付出的。就像小王子發現自己的玫瑰不是宇宙中的唯一,但是小王子給她澆過水,捉過蟲,蓋過草,他懂她的一切,注定她是小王子與眾不同的玫瑰。我們的孩子,我們抱過他,親過他,喂他吃飯,陪他長大,他們帶著我們的感情,注定他們是人群中我的與眾不同的孩子。你的戀人,曾經你為他紅著臉,為他傷過心,流過淚,那也注定他是人群中那個與眾不同的他。狐貍和小王子相互馴化,建立聯系,但是彼此最后分開,就像我們和孩子們,終究孩子們會長大,會離我遠去,但是我們馴化他,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遠行。
最后一切關系最終即是別離,暫時的別離,像孩子們長大離開遠行,最終的別離即是死亡。就像最近大熱的電影《尋夢環游記》,軀體死亡不不是真正的死去,你的一切都會留在和你有關系的人的心里。
像小王子和作者,最終分開,不知道小王子到底有沒有回到他自己的星球,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玫瑰,但是都不重要了,她一直在小王子的心里。雖然小王子離開了狐貍,但是狐貍收獲了麥浪的金黃,而作者心里也必有和小王子在一起的種種回憶,就像小王子說的,天上好多星星,但是有一顆會對你笑,那是不是也是一種美好期許呢?
花知道,風來過。
我知道,你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