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畏,出自先秦·孔子《論語·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選擇這張圖片是因為小時候,經常看到哥哥和一群他的伙伴們玩(肯定不帶我的),出生在唐山大地震(1976年)前的哥哥是挺可憐的,老媽現在說起來也是那樣的心疼,自責那時候啥也沒有,讓兒子和自己吃苦。我以為哥哥和我是同齡的,雖然是有六歲差距的。今天和老領導吃飯,發現大企業對70后已經不在培養了,說的不再培養的那個人,在我心目中很優秀的,心里有些不知所措。現在都在培養80后、90后。
我屬于80后的。有一次和同事聊天,她和另外一個經理有些小沖突,肯定不能說對方不好,我的腦子忽然展現一個念頭:她比對方年輕呀,差十幾歲呢!讓她記住:不下牌桌!永不下牌桌!資歷可以追,專業可以追,甚至能力也可以追,年齡差距對方永遠追不上,誰先下舞臺誰都說不好!我的80后屬于八十年代初,也有點70后的意思啦!80后的孩子,尤其80年代初的孩子,創新意識淡些,發散思維也淡些,只知道踏實工作,思維固化、不善接受改變,我們的小悲哀!
從沒有關注過“后生可畏”這個詞語,也一直以為自己還年輕,最近改了些習慣:十點前睡覺,每周鍛煉三到四次,明顯的說明:我已經老了!!其實,在一家單位,最不怕的就是優秀員工的出現,就不怕你有才華,沒有“懷才不遇”之說。身邊的90后確實優秀,自己的十年,走的確實有些慢,公司的大力發展,人才得渴求,后生可畏,開始慢慢體驗。90后的孩子們,自信、樂觀、有想法、信心滿滿,他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至少他們趕上了我們單位最好的時代,機會最多的時代),即使我再積極樂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年齡上是不可逆的追不上,真正體會到“后生可畏”的現狀。十年前第一次踏入職場,我的偶像、老前輩就告訴我:咱們公司最大的不變就是“變”,當時也不懂,現在也都明白。
后生可畏,每個人都會遇到,每個年齡段都會遇到,不可怕,自己足夠優秀,接受改變,接受變革,擁抱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