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便有真情在,
只是造化捉弄人。
每當想起這兩句,眼前便會浮現一對戀人,一個撫琴低吟相思之苦,一個伏案疾書思念之痛……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這千古凄美的愛情故事:
樂天哥哥今日愁緒滿懷,痛苦萬分。今朝陽光明媚,家人把他的衣物攤在院子里曬太陽。樂天哥哥上班時穿過院子,看到了那雙伴隨了他幾十年的靴子。少年時的歷歷往事涌上心頭,他思緒翻騰,感嘆再三,情不自禁,揮筆寫下《感情》一詩:
“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履。苦贈我者誰?東鄰蟬娟子。因思贈時語,特用結終始。永愿如履綦,雙行復雙止。自吾謫江郡,漂蕩三千里。為感長情人,提攜同到此。今朝一惆悵,反復看未已。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可嗟復可惜,色暗花草死。”
寫完此詩,樂天哥哥端起一杯茶,少年時的湘靈妹妹浮現在眼前……當年湘靈送他靴子時說,愿二人像這雙靴子“雙行復雙止”,可如今“人只履猶雙”,愁緒思念之痛如鯁在喉……
湘靈妹妹是故鄉鄰居家的女兒,倆人經常在一起玩耍,日久生情。湘靈15歲,樂天哥哥19歲時,他們相愛了。在他心里湘靈是天仙般的女孩,他對湘靈的愛慕之情融進了《鄰女》: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樂天哥哥27歲那年,為了前程去了他鄉,一路上寫了三首懷念湘靈的詩。
第一首《寄湘靈》
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
遙知別后西樓上,應憑欄桿獨自愁。”
樂天哥哥每次到了高處,就禁不住回頭遠望故鄉的方向,雖然看不見湘靈,但他知道,在遠處的西樓之上,湘靈應該憑欄在獨自思念著他。
第二首詩《寒閨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
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他想象著湘靈獨自之人在寒冷的閨房之中獨自就寢,難以入眠,通宵與不滅的燈火形影相伴。
第三首題《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樂天哥哥對湘靈的愛慕之情已有八年了,想起湘靈跟他說,渴望與他“步步比肩行,枝枝連理生”。只可惜“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思念悔恨之痛又一次襲來,一行淚水掛在了臉頰……
樂天哥哥29歲那年,考上了進士。他回符離老家住了十個多月,期間提出和湘靈結婚。母親堅決反對,因為湘靈家是庶民,與他家門不當,戶不對!他動身任職時,懷著極其悲痛的心情上路了。離開時寫了:《生別離》
“食蘗不易食梅難,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別之為難,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雞再鳴殘月沒,征馬連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聲,梅酸蘗苦甘如蜜。黃河水白黃云秋,行人河邊相對愁。天寒野曠何處宿?棠梨葉戰風颼颼。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憂極心勞血氣衰,年未三十生白發!”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生別離,母親以“門不當,戶不對”的理由活生生的拆散這對有情人,讓他們一生掛念和痛苦。樂天哥哥不到三十歲青絲變銀發,可見他對湘靈妹妹的思念之苦有多深!
33歲時,樂天哥哥在長安做了校書郎。這年他回家再次請求母親允許他和湘靈結婚。母親還是堅決反對。為了不再讓他們見面,母親決定全家老少搬遷。臨走時與湘靈告別,因為怕驚動別人。見面時既不敢說話,也不敢大哭。痛苦和愁悶壓抑在心里。樂天哥哥把這時的情愫寫在了《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河水雖濁有清口,鳥頭雖黑有白時。唯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千百年后的今天,每每讀到這首詩,眼前便會浮現一對戀人,淚眼相對,哽咽無語。總會被他們無奈、無望的情緒感染。一絲惆悵涌上心頭,淚水盈眶……
來到長安,樂天哥哥和他的湘靈妹妹的婚姻沒有了希望,但他們真摯的愛情揮之不去。樂天哥哥以不與他人結婚來反抗母親的阻攔。期間還寫了《寄遠》寄托對湘靈的思念之情。
“欲忘忘不得,欲去去無由。兩腋不生翅,二毛空滿頭。坐看新葉落,引上最高樓。暝色無邊際,茫茫盡眼愁!
36歲時,樂天哥哥寫下了《長恨歌》借唐玄宗和楊貴妃的事抒發了自己的情懷。“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句句豈不是映射了他與湘靈的愛情?!
37歲這年,母親以死相逼,樂天哥哥與他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婚后兩人感情融洽。但他還會時常想起湘靈。他的思念之情體現在這時寫的《夜雨》中: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44歲時,樂天哥哥被貶為江州司馬。或許是蒼天被他的癡情所感動,在他和楊夫人被貶的途中,讓他遇見了他的湘靈妹妹。湘靈隨父賣藝。兩人相見,多年的相思之苦,恨別之情頓時涌上心頭,倆人抱頭痛哭!樂天哥哥奮筆揮毫寫下了《逢舊》:
“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娥減舊容。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湘靈這時也已經40歲了。依然遵諾守身未嫁。看著眼前的戀人,樂天哥哥心頭之恨難以排解,長嘆一聲:造化如此弄人!明明彼此相愛,偏偏天各一方。少年離別,今日相逢,你還是原來的你,我已不再是孤身一人……!
45歲那年,與湘靈相遇之境又浮現在眼前,他帶著深深地思念和牽掛揮筆寫出了千古傳頌的《琵琶行》。其中“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與湘靈的愛情是他一生的痛,內心的傷痛揮不去,抹不掉……
53歲時,樂天哥哥在杭州刺史任滿回京途中,特意繞道去老家看望湘靈。結果湘靈一家已經搬遷。自此再也沒有見過湘靈。
樂天哥哥退休后,已年過花甲,思念湘靈之情絲毫沒有減退,終日借酒消愁。還養了櫻桃小口的樊素和楊柳細腰的小蠻二妓陪伴在身邊。或許在他心里,小蠻和樊素是湘靈妹妹的化身吧!如果湘靈此時此刻陪伴在他身邊,他定不會沉溺于酒樂之中,一定會和他的湘靈妹妹聊著過去的事,唱著浪漫的歌……
一襲清風吹過,把我從千古中帶回到今天。我早被樂天哥哥和湘靈妹妹的真摯戀情感動的淚水漣漣。自古以來“門不當,戶不對”這把利劍斬斷了多少連理枝?又有多少有情人只能天各一方共嬋娟?!低頭私語,仰天長嘆……
最難忘是初戀人!
樂天哥哥:唐朝詩人。(772年-846年)
姓:白 ? ? ?名:居易 ? ? ?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 又號 醉吟先生 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16歲作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滿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詩篇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陽,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