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廢品的老夫妻

我家樓上住著一對老夫妻,是從本地一家大國營企業退休的老職工。

我幾乎每次出門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不是在樓道口與人閑聊,就是在小區路邊的垃圾桶旁翻撿廢品,抑或是在樓梯邊的地下室門口整理那些撿來的破爛。

我感覺這夫妻倆大概是把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在了撿廢品上。因為每次遇見,他們都是在為這一件事忙碌,不是在翻撿垃圾,就是在整理撿到的廢品。

我家先生是個社牛,每次遇到那位丈夫都會閑聊幾句,久而久之就和他們熟悉起來。

老夫妻都是企業的退休工人,退休工資不是很高。以前住在廠子里分的福利房,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房改后有了產權,可以自由買賣。

現在為了小孫子上學方便,老兩口就把舊房賣掉,與兒子一起在我們這個小區買了新房,現在他們一家三代住在一起。

因為小區對面就是學校,孫子上學就省去了接送的麻煩,大人站在小區門口就能目送孩子走進校門,剩下的時間緊都歸自己支配了。

最初,老夫妻倆在這個新小區住得有點兒不適應,他們總覺得無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原來的老工友都離得遠,可以聊天說話的人都沒有了。家務活就是日常的買菜做飯打掃衛生,也占不了多少時間。

老兩口在家呆不住,就常常在小區溜達。慢慢地,他們發現新小區住的年輕人比較多,垃圾桶里被扔掉的紙箱、酒瓶、舊衣服等廢品也比他們原來住的舊小區多。

老一代工人階級勤勞、儉樸的本性在這對老夫妻身上慢慢顯現出來。他們自己家的這些東西是從來不會扔掉的,都是整理好放在自家地下室,攢得多了再賣掉。

當看到六七毛錢一斤的紙箱被扔在垃圾桶里時,他們便忍不住順手拿回自家的地下室。開始還還有點不好意思,都是看周圍沒人時才撿,后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只要是能賣給廢品回收站的東西他們都會很自然地撿走,再沒有最初的拘謹。

就這樣,老兩口像找到了第二職業,專門干起了撿破爛收廢品的工作。

我們這個小區很小,只有三棟高層建筑,一條主路,一個大門。因此,小區的人也基本都知道他們老兩口在撿廢品,有了廢紙箱、酒瓶等都會分開放在垃圾桶旁邊,方便他們收拾。誰家里搬家或清理內務,廢品多了時,也會直接打電話讓他們直接去家里收走。

工人出身的他們勤快,熱情,在小區碰到誰拿的東西多了不方便,就會主動幫著開一下樓道門,有人還托他們取一下快遞。前一段困難時期,他們兩口都是志愿者,或幫著般桌椅,或維持秩序。

我和他們住一個樓道,見面的機會就更多,也更熟悉。我女兒有一次回家后開玩笑說,我們這個樓道不用擔心白天被偷,樓道口總是有兩個站崗的。

我說,這又咋了?人家也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收入,既分撿了垃圾為環保出力,又服務了大家,這不應該有什么問題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