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不因為你是白皮膚、黃皮膚、黑皮膚還是男的、女的,還是沒上過學,還是博士后,不管你是什么職業,不管你在哪。
之前有博士后跟我說覺得美國如何公平,如何尊重人,我覺得,他們其實只是沒有進入再也不會讓你感到公平存在的階層。換句話說,當你只是一個給老板打工賣命,只要拿到說好的工資即可的狀態,美國相對的物價,天天和你同樣階層的人打交道,沒必要爾虞我詐;和你不同階層的老板,大部分情況下更犯不上成天和你較勁。但是當你上升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金字塔總是下寬上窄的,你會面臨競爭和壓力,更會發現,你和大部分人,完全不同,因為你即將走不通的路。
當有一天,你終于上升了一個階層,你會發現,世界越來越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平和。尤其是,作為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到世界最發達國家的第一代移民,作為一個在這個國度沒有親人,幾乎沒有所謂有背景的朋友的孤島,文化間的巨大差異和一種孤立無援的巨大無力感會隨時籠罩著你。我們過去總以為,自己只要有真才實學,就一定能證明自己,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極端案例如張益唐老師,但是真正進入社會,當你需要去處理和人之間的關系,大部分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成也溝通,敗也溝通。操著中國口音的英語,逼著自己,就是得去溝通。不然呢?在這個國家,如果你不主動發聲,根本不會有人在意你的意見,更何況即使你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決定層可能只是選擇性傾聽,或者,更狠一點,忽略。
我們經常問自己,要不要忍。
因為溝通是如此的浪費時間,浪費效率,但是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當你忍了第一次,你會發現,后面的n次將是別人直接選擇讓你忍,你連選擇忍的權利都沒有。所以一定要學會主動的詢問,主動要求,一定要分清楚主要矛盾,找準最關鍵的決定人,誰出錢,和相關的利益訴求,不僅要看到明的,還要理清楚暗的。還有重要的就是,當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你需要去把反對者一個一個說服。這是一個復雜且折磨人的過程,而且沒人能保證結果,還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但是比起“躲起來”委曲求全自己心里不爽,起碼在美國,想做成點事情,不這樣做是一點也沒機會的。
理想總是和現實有差距,我們想象中的美好大多數時候都存在于想象,就算是有天你真的和曾經暗戀多年的對象在一起,你發現你對他/她所有最美好部分的想象,其實僅停留在你的幻想。在我看來人種、性別、國家、制度、行業等等這些其實都只是些符號,當我們道聽途說媒體和他人口中的民主平等或是民不聊生,請都不要輕易相信,透過現象,你會發現哪里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