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說:寫作應該這樣寫

錢丟丟《每天聽本書》D29-《愛迪生傳》-拉皮羅夫·斯科勃洛? 2017.7.21

今天聽的《愛迪生傳》是個蘇聯(lián)電氣技師寫的,介紹愛迪生跌宕起伏的一生,詳細記錄愛迪生是如何從一名賣報童成長為一名偉大的發(fā)明家、企業(yè)家的。(具體如圖,圖片來源:得到)


關于愛迪生,我記得小學時候我們的語文課本有一篇課文是《發(fā)明大王愛迪生》,介紹了他有1000多項發(fā)明專利,為了找到更好用的燈絲進行了1000多次的實驗,還有那句著名的被引了無數(shù)次的半句話“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雖然他的重點在后半句“但是更重要的是那1%的靈感”。

在我印象中他應該是一個不茍言笑的書呆子學霸。聽了今天的書才知道,人家出身貧寒,小學沒念完就輟學了。人家雖然有1000多項發(fā)明,可是一點也不呆,腦袋靈著呢,是非常成功的企業(yè)家。他的公司是現(xiàn)在唯一一個道瓊斯指數(shù)里建立以來就存在、并且存在至今的公司。

這本書講了很多他關于創(chuàng)新的理念,都挺值得琢磨的,不過對我觸動比較大的是這樣幾點,因為我覺得這幾點用于反思我的寫作一樣適用。

1、創(chuàng)新并不難,不需要創(chuàng)造出完全沒有的東西,只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滿足于某些需求就可以。

從某種程度來說,寫作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綜合你的知識、能力、經歷、思想,表達出你的觀點、情感,滿足你表達的需求,滿足讀者觀看的需求。

這讓我思考我寫作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翻開我《錢丟丟每天聽本書》這個文集,找到第一篇,里邊清楚的記得我當初的想法,記錄自己對《每天聽本書》的思考,加深對書的吸收和理解,有想法就記錄,沒有想法哪怕貼個腦圖呢!

堅持周一到周五日更,周六日休息,現(xiàn)在也快寫滿30天一個月了,中間也走了一段彎路。

一是最開始容易被閱讀量和點贊量影響。最開始寫作獲得認同的那個成就感是無法用用語言來形容的——有人給你點贊了!有人給你評論了!有人給你贊賞了!剛開始寫的那段時間,我的提醒沒有關閉,叮叮咚咚提醒的聲音攪得我心神不寧而快樂不已。

以至于一天當中花好多時間去看到底有多少人給我點贊和評論了。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這個苗頭,就把這個提醒關閉了,我想讓自己的關注點保持在文字上面。

而且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我很努力想去表達的東西可能由于選題、內容、或是自己還沒有能力駕馭這方面話題的原因,閱讀量并不高,可是這個正是自己需要學習和努力提高的部分,如果因為看得人少就少在這方面努力,那自己寫作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在簡書閱讀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我在知乎回答問題時隨手寫的關于自己如何保持身材和容貌的小習慣的清單。我真的要追隨市場來寫這樣的爆款文章嗎?我不想這樣。

二是有時候會把日更當成一個壓力。這個寫作每天至少要耗費1-2個小時左右,自己有工作,還有其他寫作的兼職,其實時間很緊張。有的時候這個日更已經成為一個壓力,忙到頭不抬眼不睜的時候,想到日更還沒有寫心里就沉甸甸的。

而且在聽書的過程中就開始構思今天到底該怎么寫?切入點在哪里?框架是怎么樣的?

當我覺察到自己這個狀態(tài)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又跑偏了。

自己決定來寫這個日更,是為了更好的理解書的內容,如果為了去寫,結果在聽的時候就不專心,或是就已經先入為主的設計一些東西,那還怎么吸收新的東西呢?所以我現(xiàn)在聽書的時候有意注意放下自己的思想,只是去聽、去接受,到寫的時候才逐個思考自己得到了什么。

而且寫字是自己喜歡的,我喜歡思想的火花在腦海里碰撞的那種快感,怎么能把它當成一個任務痛苦的完成呢?所以我現(xiàn)在一旦覺察到自己把這當成任務來看的時候,我都會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告訴自己放輕松,去寫吧,寫成啥樣都行,只要是說出你的心聲。

所以,我現(xiàn)在時刻觀照自己的心,我告訴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我的寫作是我對自己的一個整理過程,不是為閱讀量,也不是為點贊量,我就是為我自己而寫。如果自己的輸出可以對別人哪怕有一點點啟發(fā),那是自己的福氣,是額外偏得的,要感恩。

2、創(chuàng)新靠流程而不是靈感。

愛迪生認為靠靈感的創(chuàng)新是不可持續(xù)的,他把創(chuàng)新流程化為:市場調研——開發(fā)技術——優(yōu)化產品。

對于寫作而言也是如此。

很多大咖都說,他們能保持旺盛的創(chuàng)作能力,除了勤奮之外,無他。他們都保持著固定的寫作時間。

在開始寫之前,我也經常擔心:哎呀,今天沒啥可寫的啊!這個話題我不擅長啊!

可是因為日更逼著自己去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啊,怕自己寫不出來,可是只要動筆了,就跟話簍子似的、摟不住啊!哪怕結構散亂、沒什么亮點,可是自己畢竟在寫啊!又有誰能篇篇都是爆款文呢?關鍵是自己還在堅持寫就好。

所以,堅持日更。

3、靠“笨辦法”

愛迪生在發(fā)明的時候用笨辦法,就是一個個的去試。他就是用這種方法、試了1600多次之后才找到了可以長時間使用的燈泡絲,讓人誤以為燈泡是他發(fā)明的。

那么寫作也是需要笨辦法的。

有一句話是“功夫在詩外”。一首詩寫的好壞,不在于那幾十個字怎么選擇、怎么組合。它是詩人整個思想和靈魂的濃縮。

寫作亦是如此。現(xiàn)在關于寫作的培訓班很多,關于寫作的書也很多,還有那種什么教你起出爆款文標題什么的。這些東西我相信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研究一個好的標題對于運營公眾號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可是我始終覺得那是技,而不是道。

一個文章好壞的靈魂在于它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它的文字、它的結構、它的風格還在其次。

而這個思想、這個靈魂真的是包含了你走過的路、見過的人、讀過的書、經過的事,這個需要一點一滴的沉淀,我不相信能靠一本書、幾天的培訓就可以有質的飛躍。

所以,我堅持這自己的笨辦法,一本本的讀書,一天天的寫字,一點點的思考來整理自己。

以上就是愛迪生教給我的關于寫作的事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