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的建立目的
- 團體目的: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以讀書為切入點,分享和發現更大更好的世界
- 個人目的:有很多,比如激勵自己多看書、交友、游戲等等
結論:團體目的和個人目的存在少數沖突,但總體相對一致,應以團體目的為最主要目的
進一步分析團體目的
- 質:以高質量的分享和個人輸出為目的,小范圍進行即可,求精不求多
- 量:以吸納更多人進入讀書會這個團體為目的,使社群壯大
結論:結合目前讀書會的運行情況,建議以質為目的。后期有足夠的管理人員,并能保證分享質量后,再考慮量的問題
如何以“質”為目的
- 增加活動種類:目前讀書會活動多以介紹近日所讀書籍為主要活動內容,該種分享過于初級,很多分享實質只是書摘,此種分享大多數情況下是毫無意義的,甚至對分享人來說也是如此,因為并沒有對所讀書籍進行更深的理解和分析,沒有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個人想法:增加個人分享的頻次,建立主持人庫和主講人庫,對于每次活動的主持人和主講人,讀書會提供一定福利。開發新的活動種類(我想到了一個形式,主題討論,即讀書會提供一個爭議話題,成員報名參加后隨機分組為正反兩方,各方有一周的準備時間。類似辯論,但不像辯論一樣嚴格)。
- 強化分享質量:對讀書會現有人員進行分工,成立編輯審核小組,對以書籍推薦為形式的分享的內容進行預先審核,可要求分享者對所要分享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解讀,盡量避免純書摘式分享
- 建立讀書會運行制度:針對上面講過的,大家多次提出的:建立主持人庫和主講人庫、成立編輯審核小組、限定分享時間和分享人數等。對此進行進一步的規定,如,界定主持人、主講人、編輯審核小組的具體工作內容,限定時間和人數以多少為佳。
個人的一些想法:讀書會發展到今天,能堅持到今天實屬不易,在編輯這篇文檔的時候我也想過很多次,說了這么多要求,不說別人,你自己做得到么?我的答案是,我愿意做,但真正要去做的話,我還得push自己。所以想到這個群一直以來是群主在堅持組織,他真的很不容易,我很佩服他。
新的一年開始了,我想給自己訂立一些小目標,比如和大家一起把我們這個小小的讀書會運行好,比如培養自己分享的能力,比如開始好好沉淀下來寫一點東西。這些都是我很久以前就有的想法,但一直沒堅持下來,以前是有要準備考試的原因,今年沒有這個問題了,該好好提上日程了。
雄雞一唱天下白。回歸自己的初心,好好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