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損友每次看到誰誰發達了,就說:
哎,人家的運氣怎么那么好,隨便一搞就發財了。我是沒有那個命哦。我都算過命的,說我這輩子平平淡淡,無驚無險,差不多也就這樣了。
都這把年紀了,我也不想其他的了。我就想老老實實的上班,回家看看孩子,歲月靜好。
那些動不動就去拼命的人,你看最后有幾個能走到最后。折騰來折騰去,到最后還不是那樣。你整天搗鼓那些玩意,整天勵志毒雞湯有什么用呢?還不是和我差不多。那些比馬云拼命多了的人,可能最后都不及別人一根汗毛。
我不拼命,難道我就該死嗎?中國人最不能承認的就是做一個普通的平常人。
我相信這是最佳損友,根據這幾年的工作的履歷,在結合天機得出來的結論。我站在他的角度望過去,非常明白他所說的。
如今這個社會,到處宣揚的是成功論。時常看到或者聽到某某創業成功了,又買豪車了,又掙了多少錢了。這種輿論每天狂轟亂炸,導致了一個個都想要快速的成功。登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
不久前公布的“中國90后富豪榜”,年僅17歲的王俊凱身價2.48億。有些人再怎么努力,也可能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但畢竟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目標,并不是這樣子,可能就是有錢就用,沒錢就省著點,然后歲月靜好。僅此而已。
再次回到那位最佳損友,他也曾想要為了家里裝修好一點的地板而感嘆自己沒有錢,也曾為了生計勞碌奔波而感嘆自己沒有好命,也曾抱怨食堂的伙食太差而感嘆自己沒有多余的錢打牙祭,也曾為了超市的菜價上漲而不得不考慮便宜的青菜。這些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在生活中同樣受到金錢的考驗。一遍又一遍的拷問你活在社會的那個階層。
我們離不開這個社會,維持歲月靜好同樣離不開努力。不拼命,沒有錯,也不是說要去死。
我們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利,享受更好的資源。沒有人能夠拒絕更好的生活和自由。
我們努力是為了讓孩子能夠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是為了不因病無錢醫治而等死,是為了能夠住寬敞明亮的房子,是為了到商場首先不翻吊牌。沒錯,我們絕大部分人努力的目標就是這樣子。
這起碼要把自己變得優秀,因為優秀的人從來不缺機會,其實也不拼命的。
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加上時間的作用,最終都會另人驚嘆。他們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懂得如何攫取想要的資源,懂得如何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并為己所用。
有一句話說的好,我們拼命努力賺錢,為的是能夠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在該拼命努力的時候,還是選擇努力一把吧。
作為男人,牛逼過一次;作為女人,綻放過一回。這也應該是努力的方向。
請允許我引用1904年,美國《企業家》雜志的發刊詞,作為結尾。
我拒絕平庸的命運,
成為一個不同尋常之人,是我的權力。
我尋找機會,非圖安穩。
我不希望被供養、被照料,不希望自己恭順而呆鈍。
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
——去追夢,去創造,去失敗和成功。
我拒絕換取施舍的動機:
我寧愿向生活挑戰,而不是有保障的生存。我寧愿目標成就時的震顫,而不是白日囈夢式的陳腐死寂。
我不會放棄選擇,不會放棄尊嚴。
不懼權威,不懼威脅。
生而挺立、自豪、無懼,自我思考、行動,享受創造,勇敢的直面世界,說:這就是我,在所有人的幫助之下,已經做到的!
一百多年,滄海桑田,這段話讀起來至今令人振奮,努力從來都是時代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