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小鎮青年婚戀觀察有感

朋友同我吐槽,小時候事事不如她的發小嫁給了“干工程”的小老板,如今回娘家開別克,載著3歲的兒子耀武揚威。而她辛辛苦苦考研,剛進了985,放假回家也只能騎電動車帶媽媽去城里逛街。迎面撞上發小,心里快難受死了。
是不是女生“考得好”,永遠不如“嫁得好”?
我決定舉幾個身邊實例來安慰她:嫁得好真的某種程度上可以為所欲為~

筆者95年女生,家鄉東部沿海18線小城市。說我小鎮青年我也不反駁,雖然是地級市,全省GDP常年倒一。整個家族從事建材行業,文中實例全部是自己家親堂哥親表哥或者一條街上從小玩到大的鄰居家店里的發小哥哥們,沒有“聽說”的成分,不夸張地說,80%都是我給他們當的婚禮“迎客”(東部小地方對男方伴娘的稱呼)。

A堂哥:83年,也是個“干工程”的,娶的嫂子91年。這個哥哥祖父是我們這個十八線小城市第一大飯店的創始人,晚年喜歡書畫根雕啥的,隨便拿出個啥啥啥都是名家手作。不過那個爺爺教子無方,彌留之際兒女為了爭家產,把飯店霍霍沒了,但是老底子還在,哥哥不到10歲就已經名下有房。嫂子年輕漂亮,很像妝后的張碧晨,但是五官更好看。女方媽媽是鄉村教師,爸爸近郊小村的村支書。嫂子特別聽公婆話,婚前是商場導購,工作原因認識我哥,22歲嫁給我哥就沒再出去工作了,育有一女,正在備孕二胎。
這就是典型的“落魄老錢三代”+“農村書香門第”年輕聽話女孩。(年齡差距:8歲)

B表哥:92年,建筑材料供應商。他老爹是白手起家,90年代他村子里第一個“萬元戶”,而且是就從2000塊變成三萬圓。當時我家一萬八買了個小房子,16年拆遷賠了100W+,親們感受一下這個比例尺昂。我有記憶起,他家住的就是小別墅。哥哥挺出息,當兵回來以后接手家里生意,做的也不錯,家里還有一個09年出生的小妹妹。他還沒復員,我小姨就給他相中了現在的小嫂子。因為是98年的,比我還小,我一直喊小嫂子。相親當時嫂子還沒有成年,后來一滿20歲,立馬扯證結婚,婚禮當天的現場花費,即鮮花場地婚慶酒宴司儀等不可重復利用的一次性消費50W,大部分都是我陪嫂子選的,所以知道的很清楚。嫂子爸爸是退休的干部,媽媽一輩子沒出門工作過,家里還有個8歲小妹妹,沒有兒子。這個劃重點,要考的吼。嫂子本身是師范肄業生,不擅長學習,但是性格實在接地氣,沒有一般干部家庭出身的女孩的驕矜,五官是家長特別喜歡的“喜相子”,眼睛賊大而且特別聽小姨話。目前還沒生小孩,倆人積極備孕中,雖然是家長安排,但是倆人感情不錯的,畢竟嫂子背后有四位家長撐腰,哥哥翻不出花來。

這個算是“奮斗型商二代”+“城市書香門第”年輕聽話女孩。(年齡差距:7歲)

發小哥哥C:91年,這個哥跟我沒有很近的血緣關系。多少有一點點,我分不清喊他哥還是舅,他媽跟我媽一個姓氏,但是年齡很相近,家長就讓喊哥。但他跟B表哥和我,我們仨是一條gai上瘋跑長大的。家庭基本跟我表哥B一個路數,但是底子更厚點,家中獨子,長得挺好,很多年前就買了我們這個城市第一輛寶馬啥啥啥。型號我記不得了,現在肯定滿大街都是。他家嫂子95年的,是哥哥的高中學妹。這個哥哥好像留級了很多次,最后拖到18歲干脆沒上大學,高中畢業直接回家做生意。嫂子校花級美貌,又瘦又美又仙,氣質清冷。父母普通農民,還有個弟弟。本來哥哥家是絕對不同意的,因為嫂子人超級瘦看起來不好生養,家里還有個弟弟。后來嫂子未婚先孕還是龍鳳胎,一舉證明了自己的生育實力,就辦婚禮進門了。目前三胎已生,又是兒子,仨小孩請了倆阿姨在帶,嫂子日常就是瑜伽+跟B嫂嫂等約吃喝玩樂+回娘家玩。這個哥哥長得帥,婚前就經常跟各種小姑娘約啥的,婚后也公然偷吃,光我聽到的就有衛校生女交警夜場妹各種。C嫂基本就視而不見,她婆婆同意她進門以為能讓哥哥收心,但是沒想到她婆媳兩個一開始就沒處好。C嫂干脆放手不管,一味哄著哥哥滿意,好順順利利每月跟哥哥拿零花錢。C嫂懶得管哥哥外面的鶯鶯燕燕,管急了自己正宮位置都要出問題,本來公婆并不滿意她,沒必要跟公婆一條心管老公。哥哥手里的是現在的生意,是現金流,關系到C嫂每月領零花錢。真正的老家底都在公婆手里把著,倆孫子都在C嫂手里。這種情況下,兒子越不出息越好,老人的錢橫豎最后都是孫子的,孫子還不都是C嫂的~

這個是農村出身的校花級別美女+校園愛情修成正果+卑微帶球進門的模式。(年齡差距:4歲)

哥哥D:86年,這個哥哥不像前面三個哥哥賣相好,他體重足足有220斤,身高不到170。是個滿臉橫肉的肥仔。不是我家親戚,也不是發小,是我B哥哥做生意以后認識的兄弟。他是“創一代”,也是干工程的,是目前講到的4個里面個人賺錢能力最強的,而且他純不靠父母。嫂子92年,是公立醫院體檢部的護士。是那種穿的跟空姐一樣盤靚條順的美貌護士,她們工作服是包臀裙和小襯衣,不是白大褂昂。長得類似張天愛,但是身高有171,沒有C嫂子那么清冷消瘦,也沒B嫂子那么豐滿,算是剛剛好。家里是沿海農村老漁民,獨女。D哥人很粗俗,還沒結婚的時候就經常瞧不起D嫂和D嫂家里人,D嫂人很軟弱聽話。因為D哥家里催他,而且兩人談了得有六七年,大家都站D嫂,分了的話,圈子里風評也不大好,所以今年就結婚啦。其實D哥很難再找一個D嫂這樣美貌還不任性的姑娘,關鍵得受得了他那么視覺污染。他們鬧分手的那會兒,D哥一周一個新姑娘,大家都表示水準不如D嫂,他自己怪喜歡,可能就是圖新鮮吧。D哥現在身價也就剛過千吧,但是他真的很適合做生意,以后應該還是會挺厲害的。

這是肥胖粗俗創一代+美貌農村姑娘+多年忍氣吞聲守得云開的模式。(年齡差距:6歲)

“嫁得好”的栗子到這里差不多了我總結哈兒

男方:

集體高中畢業

年長女方4-8歲(即使是校園戀愛都有4歲的年齡差,一般是6歲起步)

喜歡或者擅長做生意,賺錢。

創一代賣相差點,二代三代得公婆先滿意。

女方:

學歷無要求,反正婚后不用工作,洗衣做飯都有阿姨,唯一的任務是生娃(還不用自己帶)。

年輕。相親年齡得在17-22歲之間,所以一般不要求本科。不是說男方討厭本科女生,只是市場上有24的本科女和19的師范衛校女可以選,男方在自己高中畢業的前提下,更傾向年輕的學歷低的女生。

聽話、好生養。對公婆言聽計從是最基本的,好生養的健康體質也很重要。并不是所有嫂子都很絕美,但是一定都很年輕聽話。

美貌是加分項,親們一定要對自己的顏值有清醒的認識,并不是說“五官端正沒有殘疾”就等于有美貌了。說句實話,我覺得以上前三位嫂子可以嫁給哥哥們,跟她們本身美貌關系不大,都是家庭、工作、校園場景共享造成的聯系。唯一純靠美貌吸引到老公的是第四位,但是她的美貌程度是真正可以作為敲門磚的實力啊,那才是能夠全方位無死角0風險改善后代基因的美貌。相貌中平或者中上,身材管理良好,這些其實在這種市場上根本不夠看,不足以成為資本。

家底無要求,就算窮得吃不上飯,只要沒有弟弟就是合格的,有姐妹反而加分。弟弟很出息就除外了,不過一般這種極美女孩家里弟弟都不太出息,在美貌姐姐的光環下,他們從小就知道姐姐是可以帶領全家實現階級躍升的。再就是當真有出息的弟弟,一般也不太會支持姐姐做這種博弈。

至于“讀書好”的例子,那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不多列舉,我只說幾個周圍女同學的實例(此處全部換成女生視角哈)。

1-大學戀愛,跟同學夫唱婦隨,在大城市供月供,父母或者自己帶娃,自稱“社畜”。

2-大學畢業在大城市工作,獨身、間斷性戀愛至今,未成婚,小有積蓄,熱衷于研究凍卵和養老院項目。

3-大學畢業回老家家里給安排了公務員/教師/銀行等體制內工作,一般也就是找了同事或者家里安排的其他體制內適齡男青年。日子不算辛苦,但是說實話不如上面的嫂子們輕松愜意。好處是她們的老公一般不會出軌,即使婚姻破裂,這些姑娘們自己也是有正經工作的,不會失去收入來源,家庭地位相對較高,不用對公婆俯首帖耳。

4-大學畢業回老家考了公務員/教師/銀行等體制內工作,我認識的這樣的姑娘反正都還沒結婚單著。同事里面看看,考進來的男生更愿意找那種父母送進來的,有背景的姑娘,岳家以后有助力;有背景的男生,更愿意找性格弱勢相貌可口的小妹妹,姑娘稍微一矜持,下一批應屆生又考進來了。但是這種姑娘總是自己的生活十分豐富精彩,暢快肆意。

咱們的應試教育,本質是選拔性考試。這句話都快被說爛了~希望姑娘們真的冷靜下來理解一下。所謂“讀書好”,在我這里把它理解成“能考進好的大學”,而并非真正掌握了怎么樣可變現的生存技能。從一個好的學歷跳躍到好的工作環境,再從工作平臺跳到好的圈層從而認識更好的人,選定結為夫妻進入新的人生狀態,這一步一步都是天塹,不是水到渠成。

讀書肯定有用,雖然不一定用怎樣的方式回饋你,可以提高自己抗風險能力,是一項長期投資。
嫁得好一定會讓后半生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相當舒服,回饋非常直接,是賭上青春的博弈行為。
這就是為什么朋友見到開別克的發小會覺得受了刺激,她把投資和投機的回報率放在同一水平衡量,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嫁得好”的姑娘們,無非是拿“年輕”“聽話”“相貌好”這些換來了一條看似簡單的捷徑,究其內里,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背后的風險也不是誰都能輸得起的。

看你是想活給自己還是想活在別的的稱頌艷羨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