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這個西方的情人節,中國人過的如火如荼,鮮花和紅包算是時髦了,也是絕對的表白利器。
微信官方也公布了情人節表白紅包的大數據。微信官方由限制的200元紅包,在2月14日也是推出應急預案,調整紅包金額至520元。我們在大數據中也看到紅包金額為5.20元,用的最多。手速最快的是西安的一位女子,在零點剛到,就收到了發出的第一個紅包,金額是13.14元。而第一個520紅包由一位東莞的男子發出。有趣的是,海南海口市的某位女士用戶,一天竟收到了413個表白紅包,真真的“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從發紅包的數據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實力。最大方的當屬深圳,一天發出了357萬元的表白紅包;其次是352萬元的北京,上海第三,廣州,重慶緊隨其后。背后我們也能夠看出城市發展的實力的一種顯現。
對于表白紅包我們可以看到,男對女的表白占主力,高達59.3%,女對男的表白也占到了24.4%,而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到一個群體,那就是同性之間的表白,16%是女對女的表白,4.3%是男對男的表白,這也在隱射著我們的生物中同性之間的戀情,其主動性,社會的包容性也在不斷的上升,對愛情多樣化的一種認可,也是社會文明的體現。最引人關注的海南海口某女士,不知該用戶是幸福死了還是鬧心死了。
朋友圈的各種曬照相信大家已經1見識到了其攻擊力。什么樣的人可以給你送花,什么樣的人可以發表白紅包?同樣是你對對方的感情信息的反饋,信息是模糊,還是曖昧又或者是單相思?紅包本身是件讓人開心的事,送花也是幸福的事,那天突然聽到同事說這么一個事,女朋友嫌棄男友買的花不如朋友圈朋友的好看,覺得紅包太少,不夠愛自己,曬出來不夠有面子,而爭吵,鬧矛盾。甚至以曬多人送花為傲,幸福之事可卻加上了“攀比”的性質,實在是俗不可耐。個人感覺,不管是已婚還是未婚,感情信息的表達不要太模糊,要不然那些送花人挺可憐的,送花的你,是否想過自己送的花在哪里,是被轉送他人,還是垃圾桶?你發的紅包成為別人紅包的“之一”。
發紅包,這是在科技時代表白的一種儀式,以前的儀式有鮮花,巧克力,賀卡,一頓大餐……這種儀式我們稱之為線上儀式,無論線上線下,只要表達的對頭,收的正當,都是一件令人非常幸福和開心的事,希望收到禮物或者紅包的你,能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