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山楂樹之戀》
最近因為精神太空虛,便把著名的不著名的爛的不爛的電影挑了幾部看了一下,好讓自己跟緊時代的腳步。當然,其中最吸引我的一直是《山楂樹之戀》,首先因為我對蘇聯歌曲都很喜歡,聽到就想穿個大裙子起來轉兩圈的歡快感覺,其次就是因為馬伯庸親王的《山楂樹之變》影評,最后勉為其難的,算上艾米的原著小說——我只看了一半,老三確實是個好男人,深深地打動了我,使得我的人生目標變成chobits發明家,造一個老三狀的chobits出來和我白首不相離。
但是當初在這部電影上映時,我鼓動了若干人包括我的大學同學們研究生同學們陪我看,最后全部被她們拒絕,理由是這部片子太裝純了——噱頭是純愛,其實一點都不純,還不如情色片看起來真實。當然了,群眾們都說“世界真么亂,裝純給誰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這么指責這部片子實在是沒必要。張藝謀可能忙著揭露老三究竟是怎么死的,以至于完全忘記了感情要循序漸進,所以很多感情戲沒有拍好。加上周冬雨實在不怎么美,看起來也不夠賞心悅目,在電影院里有沒辦法一邊玩小游戲消磨時間,難怪惡評一堆。
片尾最后說那塊地方后來造了三峽大壩,導致我突發奇想想去研究一下三峽大壩的前世今生,也許有些有意思的發現。
言歸正傳,老三和靜秋的愛情還是很美好的,看完之后我更加相信愛情了。有時候難免讓人覺得真心這種東西,跟鬼一樣,聽說的人多,見過的人少,但科學再發達,也無法阻止人民群眾對鬼的想象。這是人的優勢。雖然說人之初、性本惡,在肉身的束縛下,靈魂再高潔的人也要回到物質的層面來,吃喝拉撒,自私自我。不管在什么社會,物質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入侵精神領域,只是程度不同。現在的社會,似乎入侵的嚴重了些,導致整天有人呼喚“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這是孩紙們精神領域的防衛軍投降的信號。自己先投降,那幾乎就沒有辦法了。
任何社會,都有人為了物質需求屈身于沒有感情的一段感情,但在任何社會,都有人向往一段單純的愛情。有的人幸運,有的人不幸運。這里的變量很多,無法那么盡善盡美。當然就算兩個人天造地設,不被物質所左右,但架不住父母的壓力、社會的壓力、群眾的壓力,最后所有這些外在的壓力都會神奇地轉換成戀人自己的壓力,于是由外至內,一段感情就這么走到盡頭了。
很多年之前,梁靜茹唱“勇氣”,那時對勇氣的定義無非是敢于追求自己喜歡的人。但攻城容易守城難,讓你在這么亂的時代堅持一段純純的感情時,你的勇氣又到哪里去了。
電影里有一幕是老三打水幫靜秋洗腳,靜秋兩眼霧蒙蒙地說:“認識你,真好。”那時我也覺得靜秋認識老三真好,如果兩人最后可以結婚,那一定更好。當然也許擱在現在,倆人還要面對家庭的壓力(也許老三的父母會挑剔靜秋出身)、工作的壓力(異地戀神馬的)、買房的壓力(學生戀愛首要問題)、老三也許會變也說不定。整個物質社會都在致力于把你打造成純物質的人,所以你要更快更高更強,賺更多的錢,有更牛逼的頭銜,哪怕三十多歲去參加《非誠勿擾》也沒關系,愛情也要有效率。但我認為在那個物質如此匱乏的年代,老三都沒有被束縛,現在也應該不會。(這跟他本身有沒有錢沒有關系,貪心的人再有錢也不會滿足,不貪心的人再沒錢也不會精刮的要死。)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放棄對感情的信仰,那是人最后一塊凈土,不要因為xxx和xxx離婚了,就放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