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工作,或許有人會認為應該要有目標,并一心一意地朝目標前進。但是,更重要的是追求目標的過程。“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勝任這種工作。”“我也想要做那樣的工作。”若是你自己有強烈的渴望,就該盡早舍棄“想要安逸”的工作思維。
工作的樂趣在于“感覺麻煩”的地方。
如果我們認為“工作的樂趣=好的結果”,便只想一味追求付出一定會得到哪些利益,但這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我們能抱著享受過程的態度,不管是否成功,都能做到在過程中學到東西,得到鍛煉,收獲樂趣。想要收獲樂趣,首先要做好本職工作,在這個基礎上,天天多干一點,增加職場體驗。其次敢于接收新任務,不要害怕“麻煩”,那些你認為“麻煩”的地方才是提升你個人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地方,當然條件是做好打算跟籌備工作,比方,實現這項工作會呈現哪些意外,出現問題的應急措施和方案。最后,無論何時都要堅持最好的工作狀態,這樣領導才會放心地把重要任務交給你。
結果還是很重要,但過程不能忽略。
不管怎樣的工作,免不了都要做按部就班的事情,經歷循序漸進的過程。日復一日地重復這些過程,我們才會成長。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些積累構成了你的職業生涯的每一步。如果老是追求快速成功,快速達到目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淺嘗輒止”。工作中的水深水淺要親身試了才曉得,頻繁換工作不利于職業發展,應當找到一個均衡點,做到冷暖自知。那些小小的成果,十年后驀然回首,你會發現我們擁有的太少。
“我想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成果,我想馬上超越那些資深員工。”
“每天的工作都要走流程,我不想浪費功夫,那些麻煩事就跳過吧。”
“我只想面對客戶銷售產品,那些煩人的培訓和日常打掃根本浪費時間。”
這種急躁的工作模式最危險的地方在于——會變得無法挑戰任何新事物。如果為了想迅速做出優異的成績而避開麻煩的事,那你可能只會挑對自己來說極為簡單、絕對不會失敗的工作。
挑戰需要有跳樓的勇氣
工作原本就有“安全”與“挑戰”兩種,而我認為沒有任何挑戰性的工作很無趣。有挑戰性的工作它是充滿風險的。成功、失敗幾率各半,甚至失敗的可能性還來得高一些。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得過且過,日復一日地做著現在的工作,就該勇于接受挑戰而不是抱怨。
挑戰和碰運氣是不同的
雖然前面提到“挑戰就像跳樓一樣”,但這可不是說閉上眼睛就跳,把結果交給運氣。我們不可能只靠勇氣與行動來完成一件事。無論成敗,都需要冷靜的判斷力、理念與周全的準備。
凡事以最壞的打算設想結果,而這個結果是你可以承受的,像這樣思考后再定下決心往下跳,才是所謂的挑戰。相反地,如果沒有深思熟慮過,只是靠運氣想著試試看吧!這種有勇無謀的行為只能用“賭注”來形容。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是你接受挑戰的跳板。唯有在平時認真學習,努力思考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堅決地面對挑戰。
碰運氣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把自己豁出去,一切交給運氣,這樣就算成功也不會有所成長。相反地,如果失敗了,一定會用“運氣不好”“這不是我的錯”等借口來逃避責任。“不試試看怎么知道?”這句話不是可以隨便掛在嘴上的。說這句話的前提條件,是你已經做過調查和風險預測,做好成敗皆有可能的思想準備后才可以鼓起勇氣說的。憑直覺就可以干大事、締造成功的天才,或許只有勵志的故事里才會有,因為寫書人往往會省略他之前失敗或奮斗的過程,而讓你感覺他們憑運氣而獲得成功。靠運氣去冒險做事,不僅對你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跟你一起共事的人的不負責!
工作中要想取得成功,
學會規避風險,敢于挑戰自我,
好好修煉內功、步步為營才是最佳策略!
關注公眾號:Tina的慢生活 ? 和Tina一起,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