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獨輪車上的奶奶》2
我的奶奶就長了個奶奶樣。從我一記事起,看到的奶奶就有白發和皺紋。下巴與額頭的皺紋是橫著長的有長有短,鼻子兩側的皺紋是豎字的有深的也有淺的,兩腮沒有長皺紋。好像五官都被皺紋給淹沒和包圍了,只有鼻子光滑的高聳在中間。稀疏的白發梳到腦后盤成了一個發髻,用一個陳舊的網子籠起來上面再別上幾根銀色的叉子看著整齊端莊。耳朵上扎了兩個陳舊的耳洞,但是從來沒有見她帶過耳墜或者耳環。我問奶奶扎耳洞疼嗎?我的問話好像把奶奶給帶回了童年。她的母親在臘八這一天從水缸里取了兩塊冰放在了她的耳朵上,過一會兒耳朵就被冰的失去了知覺。提前準備好的線穿上針在香油里泡一下,在冰的沒有知覺的耳朵上一針穿過去剪斷線頭,打個結過幾天就好了。等長好后把線剪斷抽出來,戴上一副新買的墜子。我問奶奶你的墜子在哪里?讓我看看。奶奶慢慢的回答,找不到了。
奶奶穿的衣服和我們的都不一樣,她穿的是大襟的褂子。大襟的前邊沒有扣子與接縫是一整片布,扣子偏在右側的腋窩下。奶奶的大襟褂子裁縫是不會做的,都是奶奶自己照著樣子裁剪,然后再一針一針的縫起來。再用剩余的布裁成細布條縫成細細的繩子,盤城核桃疙瘩形狀的圓扣子。一面是用細繩子做的核桃疙瘩圓扣子,另一面是用繩子做的扣眼。每個扣子扣在扣眼兒里特別結實,極不容易開。褲子也是奶奶自己縫的,褲腰很肥褲襠也很長。在褲腿的底下還用腿帶子綁起來,腿帶子(老舍寫《離婚》里面有賣腿袋子的)是黑色的,大概有三寸寬,兩尺長是專門用來綁褲腿的。
奶奶的鞋子從來沒在商店或集市上見過,只得一針一線自己做。鞋底是用舊布一層層鋪好一針一線的納成千層底,鞋面也有很多的工序。先是找各種舊布抹上漿糊,反復撲上三層壓平在太陽底下曬干。按照自己腳的肥瘦大小裁剪出鞋樣子,在上面蓋一層新布沿著邊縫起來。最后再給整個鞋面包上一層相同顏色的布邊,拿粗大的針和鞋底绱鞋在一起。這是單鞋的制作方法相對比較簡單一些,冬天的棉鞋制作起來可就麻煩多了。
奶奶的鞋子里面穿的不是襪子,而是長長的裹腳布。裹腳布一般都是白色的,約有兩寸三寸寬三尺長。我看奶奶把這白色的裹腳布包在她那像姜芽兒一樣奇怪又尖尖的腳上。雙手一層一層一圈一圈的把整個腳都給纏繞起來,包的像個粽子一樣穿在那尖尖的鞋子里。所以纏了足的奶奶走路總是翹著腳尖,用腳后跟走搖搖晃晃的走。我小時候就愛穿老太太的小鞋兒,和小伙伴學老太太走路。看她們的胳膊前后搖擺動的很快,腳卻走得很慢步子很小,怎么都追不上我們有趣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