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紈的為人和命運

李紈在《紅樓夢》中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她家世背景是典型的書香門第,父親是國子監祭酒,是個出人頭地的讀書人。可是李紈的教育水平不高,人才能平庸,有些世俗。個性和王夫人有幾分相似,比較和善老實,可是為人吝嗇,斤斤計較,不像王夫人那樣肯行善積德。她是賈府賈政這一支的長媳,又給賈母生了嫡親的重孫子,可是因為丈夫去世得早,她是寡婦,按照賈府的規矩是不能管家的,所以王夫人只能把自己的內侄女鳳姐從賈赦那邊請過來替她管家,她在賈府的地位其實是被鳳姐替代了。李紈一股腦地接受了這個命運,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撫養賈蘭,教引未出嫁的小姑,完全不過問賈府上上下下的事務。

李紈的個性和王夫人相似,也與襲人相似,可以看得出來,李紈是王夫人相中的兒媳婦,并且她也很爭氣,完全符合王夫人的期望,很快給賈政王夫人生了孫子不說,在丈夫死后,也能一心一意守寡守節,過著索然無味的生活。

01

關于李紈,賈寶玉有一段妙評,隱藏在書里。在賈政帶著一大群清客相公和賈寶玉一起初賞大觀園的時候,賈政等先是去看了后來林黛玉住的瀟湘館,當時叫有鳳來儀,接著又看了后來李紈住的稻香村,賈政問寶玉稻香村和瀟湘館相比如何?賈寶玉是怎么回答的?他說,不及有鳳來儀多矣!就是稻香村比瀟湘館差遠了!什么地方不如?因為稻香村很明顯是人為的,不夠天然,有很多壓抑本性,偽裝質樸的地方。寶玉這個評價的意思是,要求青春守寡的人過殉葬一般的生活是非常不人道的,這是人為的思想禁錮,完全不尊重人的天性!在繁花爛漫的時節,青春善感的年紀,卻要像枯樹槁木一般過著蒼白乏味的生活,這哪一點稱得上自然?

賈政這個道學家,聽到這番話豈不是急火攻心?未等寶玉說完,就要把他叉出帳外!曹公設計了這個寶玉不怕死而大膽反駁賈政的情節,無非是要寶玉說出曹公自己對于封建禮教中要求婦女守寡而男子卻可以續弦再娶的不公正待遇進行嚴厲批判!

02

可惜,書中的李紈就是一個封建殉道者!她雖然是讀書人家的女兒,可惜她的父輩只是接受了滿口仁義道德的封建禮教教育,所以對她的教育也只是列女傳之類用來禁錮婦女思想的腐朽沒落的東西,她成為自己命運的犧牲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發展!李紈,原本可以改嫁,或者至少發展一下其它才能,當家理財等等,可是都不行。不僅不能改嫁,家務都不能插手,只能形同槁木地養育兒子,陪伴小姑!

李紈出現在金陵十二釵正冊,是因為她在賈府的地位么?還是因為她的悲劇性?在薄命司中,每一個女孩子都有其不幸之處,正冊中的十二人,其中黛釵是一個人,每一個都是不幸的化身,都代表一種受損害的命運,李紈入選,是不是因為她是青春守寡又甘于被命運擺布的代表?你看李紈在正冊中的圖畫和判詞,“后面又畫著一盆茂蘭,旁有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這個圖畫和判詞揭示的命運是,賈蘭不負寡母的期望,最終科舉應試成功,所以是茂蘭,而李紈自然也就官封老誥命,成就了晚來的榮華富貴。可惜,年華已老,青春已逝,年輕時形容枯槁,低眉順眼,生活得如同木頭一般,現在年老了,就算擁有無盡的珠寶,富貴榮華,又能享受什么呢?所以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如賈寶玉說,這怎么會是天然的呢?明明是人力強為的,是摧殘和扭曲人性的作法啊!

03

李紈有沒有感嘆自己命運不濟的時候呢?也有!你看,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開合情哥哥偏尋根究底中,很多人聚在一起談論每個房里心腹丫頭的好處,李紈道:"你倒是有造化的。鳳丫頭也是有造化的。想當初你珠大爺在日,何曾也沒兩個人。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見她兩個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爺一沒了,趁年輕我都打發了。若有一個好的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說著,不覺滴下淚來。李紈談到平兒的時候,想到自己,心酸不已,于是大哭一場!這在李紈,是少有的真情流露!是的,被放走的丫頭尚且還有人生可以期待,而自己只能形同槁木,是羨慕還是悲哀,李紈的眼淚令人感嘆唏噓!

04

在寶玉生日的夜里,怡紅院群芳開夜宴,李紈也在座,并且她也抽了花簽,抽到的是臘梅花,書中說,李氏搖了一搖,掣出一根來一看,笑道:"好極。你們瞧瞧,這勞什子竟有些意思。"眾人瞧那簽上,畫著一枝老梅,是寫著"霜曉寒姿"四字,那一面舊詩是:竹籬茅舍自甘心。注云:"自飲一杯,下家擲骰。"李紈笑道:"真有趣,你們擲去罷。我只自吃一杯,不問你們的廢與興。"、、、這個花簽,是預示抽簽人日后的命運的,李紈的命運也預示在其中。臘梅花,是在百花開盡之后,在嚴寒的冬日,在寒風蕭瑟之中一枝獨秀的花,也就是說,當賈府敗落之后,所有的姐妹們都如百花凋零,各自飄零的時候,李紈因為賈蘭科舉考試成功,成了老封君,一枝獨秀!除了這一層意思之外,還有一層隱晦的意思,就是臘梅開在冬天,雖然傲雪,但畢竟已經在一年的尾聲了!所以,李紈雖然最終有了揚眉吐氣的一天,可是她的人生已經到了盡頭。李紈的人生,大半在形同槁木中度過,到了生命的盡頭,才開始真正享受富貴榮華,但是這種顛倒錯位的人生,能是快樂的么?

李紈的薄命,其實遠勝她人!

05

在李紈的判詞中,有枉與他人做笑談之句,顯然是一種有嘲諷意味的感嘆,李紈雖然人生錯位,年輕時沒有幸福,年老有福享不了,可是畢竟把賈蘭培養成人了,何以會成為笑談呢?這句明顯是話里有話!在紅樓夢曲牌中,關于李紈的一段是〔晚韶華〕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

這段對李紈命運的描寫近乎猙獰,說她雖然遂了心把賈蘭培養成人了,可是黃泉路已近,又說賈蘭雖然當了大官,可是李紈沒有給子孫積德,似乎暗示一則李紈做過不道德的事情,二則賈蘭的命運可能會因此受影響,因為因果報應!那么除了命運多舛,李紈自身存在著什么問題呢?我覺得李紈因為守寡,又有幼子,所以行事比較自私,這也可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說,李紈是賈府為數不多有憂患意識的人之一。她丈夫早逝,孩子年幼,自己守寡,除了大家庭外沒有別的經濟來源,所以她對金錢非常在意。按照賈府給她的待遇,本來可以不用操心金錢的,因為每年收入遠大于支出,但是李紈非常注意節儉省錢,說穿了,還是因為李紈有憂患意識,知道樹倒猢猻散的道理,也知道盛宴必散,她需要養活賈蘭,培養賈蘭,所以必須時時節儉。這樣對外表現出來就是吝嗇和自私了。

06

李紈的吝嗇,在紅樓夢前八十回里有明寫有暗寫,明寫的地方是在姐妹們起詩社的時候,鳳姐因為李紈帶了姐妹們找她要錢,半開玩笑半認真給李紈算了一筆賬,算下來李紈一年少說也有四五百兩進賬,還是純收入,在賈府敗落之前,李紈的收入不菲,為后文在賈府敗落之后繼續培養賈蘭埋下了伏筆。雖然有這么多收入,李紈從來不肯亂花,她做任何事情都是丁是丁,卯是卯,從來不多出一分錢,所以在書中是一個比較吝嗇的形象。但話說回來,李紈收入雖高,可這是她唯一的收入,加上封建禮教對她思想上的禁錮,她也只是節流,無法開源,所以她的吝嗇其實是一種理智。而且在賈府勢敗的時候,更顯出她的擔憂和謹慎并非多余。

對她吝嗇的暗寫是在劉姥姥來逛大觀園的時候,送別劉姥姥時,眾人都給劉姥姥一些資助,唯獨李紈沒有。你想,鳳姐和李紈是妯娌,鳳姐還是賈赦那邊的人,鳳姐送的禮物不少,李紈至少應該表示表示吧!可是李紈什么也沒送。這件事是暗寫,曹公下筆非常細膩,他不會明說李紈什么也沒送,而是把送禮的人和她們送的東西一一列出,讓你自己一看就明白,咦,怎么單就李紈什么也不送啊?!這樣就寫出李紈的吝嗇。

07

除了吝嗇,李紈也比較自私,這個從李紈抽中的花簽可以看出來!李紈的花簽是臘梅,詩句是不問他人廢與興,這句話怎么理解呢?就是說,不管你過得好,還是過得不好,我都不過問,我只管我自己!這句話非常自私,不過在當時李紈一個寡婦,又是身逢亂世,能管好自己管好賈蘭就不錯,哪里還會管其他人呢?!因為這種自私,在前文里賈寶玉逛太虛幻境時聽到紅樓夢曲牌中,唱李紈的這一支〔晚韶華〕,才會說到應該給子孫積德,不能只管自己。

李紈到底做了什么缺德不積陰騖的事情呢?我覺得是在后來賈府敗落之后,先是有巨額虧空需要補償,李紈不肯拿出錢來幫襯,任由大家窮了下去,寶玉寶釵成親不得不賣了襲人等丫頭,李紈也不管。后來賈府被抄檢,財產沒收,上上下下的人除了獲罪的,都貶絀成了平民奴隸。要想解救獲罪的人,就得拿銀子贖,打通關系,李紈在這種情況下,她不肯花錢幫助親人們擺脫牢獄之災。因為在她看來,以后完全要靠自己了,銀子還是能省就省吧!所以,不管昔日是怎么樣親切的親人,現在都顧不上了,只有培養賈蘭這一條路可走了。所以,不管需要贖的是寶玉還是賈璉,需要幫的是寶釵,或者是巧姐,她都沒有出面贖或是花錢幫。作為賈府的長嫂,看著昔日朝夕相伴的弟弟妹妹妯娌侄女們受罪,苦不堪言,可她無動于衷,只是顧及賈蘭的成長和教育,確實太自私了。金銀散盡還復來,家破人亡如何挽回?可是李紈拿定了主意,不問他人廢與興。于是,賈府樹倒猢猻散,眾人各自尋找出路.

08

李紈的財產是如何保全的呢?這件事猛看上去有點費思量,因為既然大家的財產全部都被查封了,抄家了,那么李紈存多少銀子還不都得上繳國庫?書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中,秦可卿臨死給王熙鳳托夢,告訴她賈府很快會敗落,敗落之后該如何應對,秦氏有一段重要的交代,秦氏道:"目今祖塋雖四時祭祀,只是無一定的錢糧;第二,家塾雖立,無一定的供給。依我想來,如今盛時固不缺祭祀、供給,但將來敗落之時,此二項有何出處?莫若依我定見,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于此。合同族中長幼,大家定了則例,日后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如此周流,又無爭競,亦不有典賣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后日,終非長策。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此時若不早為后慮,臨期只恐后悔無益了。"

這段話是秦可卿教給王熙鳳一個避禍的法子,從秦可卿之前的話中可以知道賈府已經是必敗無疑了,但是禍祟躲不過,只能應對,該如何應對呢?秦可卿很仔細地說了,可惜王熙鳳并沒有聽,她只顧看著烈火烹油的繁華盛世了。秦氏的法子是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

09

所以,只要在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便是有了罪,祭祀產業不入官,就可以保全。李紈用的就是這個法子。可是這是秦可卿托夢告訴王熙鳳的,連王熙鳳自己還沒有當回事,拋之腦后,為何李紈會這么做?你再看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時寶釵小惠全大體中,講到大觀園分片承包之后賺來的錢該如何處置,寶釵提出什么建議,書中說,平兒笑道:"這幾宗雖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得下四百兩銀子。"寶釵笑道:"卻又來,一年四百,二年八百兩,取租的房子也能置得幾間,薄地也可添幾畝了。雖然還有敷余的,但她們既辛苦鬧一年,也要叫她們剩些粘補粘補自家。雖是興利節用為綱,然亦不可太嗇。縱再省上二三百銀子,失了大體統,也不像。所以如此一行,外頭賬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銀子,也不覺得很艱嗇了,她們里頭卻也得些小補。

興利除弊的商議是在李紈,寶釵和探春三個人之間進行的,但是出主意的是寶釵和探春,李紈沒什么想法,不過,她是個會打算盤過日子的實在人,所以這里是言者有意,聽者有心。李紈雖然只是聽,但是她聽進了心里,而且啟發了她。之前她只會存銀子,現在看到這個好主意,就開始置地買房,以李紈的小心謹慎,她不會不考慮該在哪里置地。之前說過,李紈是個有憂患意識的,雖然每年收入很多,但是她省吃儉用,多花一點也不肯。其實就是出于憂患意識,她雖然是一根木頭,可是眼睛不瞎,所以看到了賈府內外各種事端,心里怎么會不擔憂?所以李紈肯定是在祖塋附近多多置地,將來不管是誰犯了事,也禍害不到她的頭上。這正是李紈的聰明之處。這也是為什么李紈的財產能夠得以保全。

10

李紈雖然保住了自己和賈蘭的小家,可是看著大家一敗涂地,各人流離失所,她的內心也是煎熬的。但是李紈經年累月受三從四德的教育,把養育弱子成就功名當成了頭等大事,認為這是作為一個寡婦的本分,其他的人,各有各的命運,不是她一個寡婦能夠顧及的。其實這個想法也沒有錯,雖然不是行善積德的想法,但是當時情況下,李紈也是很難顧及他人。畢竟,她是一個寡婦,要撫養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其他收入,在封建社會一個寡婦也不能拋頭露面地想辦法賺錢,所以李紈的前路也是一片迷茫。再說,各人的命運也是各人自己造就的,想想也是,富貴的時候,享盡了榮華,卻全然不顧后事,王熙鳳在斂財的時侯,有沒有想過和李紈分享?秦可卿托夢交代她的全然當作耳旁風,只顧頂著賈璉的招牌四處斂財,做了多少惡事,自以為一手遮天,可以任性胡作非為,誰知道天理昭彰,終于有清算的一天,而當這天到來的時候,王熙鳳是全然沒有準備,她只顧用銀子放高利貸,不肯用白花花的銀子置地,卻在最后把所有聚斂的錢財一股腦交了出去,最后落得巧姐也沒了著落,這一切,難道不是王熙鳳自己一手造成的?更何況鳳姐其實還不是把秦可卿的囑托給忘了,更有可能的是,她因為考慮到終將回到賈赦那邊,所以更愿意積累銀錢,而不愿意置辦不動產,所以故意沒理會秦可卿的囑托,想撈飽之后把這個置辦田產的任務交給寶玉的妻子,自己既得了好處,又獲得個出謀劃策的好名聲。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沒等到這一天,賈府就敗了。

寶玉和寶釵雖然都是李紈疼惜的弟弟妹妹,他們從享盡榮華富貴跌落到吃了上頓沒下頓,衣不御寒,食不果腹,但是他們已經是成年人,此刻吃苦受貧也是他們命該如此,如果救濟他們,那么李紈存的銀子恐怕不能支撐到賈蘭長大成人求取功名。所以李紈也不救濟。

11

話雖如此,李紈不救窮勉強可以理解,但是不救急就顯得不近人情。人生,雖然成就功名非常重要,雖然養育遺孤非常重要,但是還有很多事是出于人性去做的,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就泯滅良心。王熙鳳固然有罪,但巧姐何罪?她畢竟只是生在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那里,她也是賈蘭的堂妹,是一個單純幼小的女孩子,她也有生存的權利,和賈蘭一樣。李紈這樣一概不救濟的態度,過于絕對,也過于冷酷,沒有人性。對于巧姐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身為村婦的劉姥姥還不忍心不管,對于寶釵寶玉這樣失勢落魄的舊主,為了主人而被賣的襲人還是和蔣玉菡一起盡心侍奉,這些人的境況難道會比存了多年銀子置了很多地產的李紈強么?未必,但是他們還有人性,還知道親情人情溫情,而李紈,經過多年的寡居生涯后,已經失去了人性。

可是,誰又能責怪李紈沒有人性呢?是這個社會造就她的。在她青春守寡的時候,人們要求她清心寡欲,萬事不關心,只要照管好兒子小姑子就行。那個時候,人們不認為她應該有人性,而要她做一個會喘氣的木頭,形容枯槁的木乃伊。她的歡樂,她的需求,誰關心過?大家覺得這是她的命運。這么多年讓她只為了賈蘭而活,現在賈府敗落了,卻希望她能迅速恢復人性,不再為賈蘭而活,而是成為一個善良的有人心的人,何其難哉!李紈的人心,早就丟失了。隨著封建禮教的束縛,隨著封建家庭的迫害,李紈早就不再是一個人了。現在再要求她做人,實在勉為其難。

12

所以,世間萬事,都是有因有果,不是突然形成的。李紈固然可惡,可是,把她變成這樣的社會,難道不是更加可惡么?回想當年,賈寶玉在陪著賈政逛大觀園的時候,曾經就稻香村和有鳳來儀(瀟湘館)對比發過一篇宏論,批判封建社會對人性的壓制,迫害,以人工取代天然,令鮮花在初春枯萎,現在,風雨來襲,卻一廂情愿希望干花恢復鮮艷,何其難哉!李紈,更多的是,讓人同情和可憐,而不是可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