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間變多的小技巧(三)

《易效能時間管理100講》聽課筆記(21-30講)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都在忙個不停,但總也完不成工作。一件事總拖到不能再拖了才急急忙忙的潦草完成。時間是我們最稀缺的資源,時間是生命是金錢。珍惜時間,是老生常談,但我們都知道怎么去珍惜時間嗎?

有幸生活在這個信息爆炸知識共享的時代,有幸在我還不太老時聽到實用的時間管理課程。我整理一下100講每一講主要講的知識點,溫故而知新。



21、早睡早起

10點鐘不睡覺是不要臉,12點鐘不睡覺是不要命。晚上睡得好,早上就能起得早。早上能起早,你就能獲得一段完全安靜、專注、不被打擾的高效率學習時光。

22、提高睡眠的質量

①睡眠不能超過8個小時,也盡量不要低于7個半小時,多了或少了對健康都不利。

②早上起床拉開窗簾,曬曬太陽提高體溫能快速清醒。

③運動、合理飲食、清空大腦。

④不要用酒精和安眠藥使自己入睡。

⑤不要賴床,周末也不要睡懶覺,保持和工作日一樣的時間按時起床。

⑥中午一定要午休片刻,午休不要超過45分鐘。

23、利用工具提高睡眠質量

利用工具,監控、量化和提升自己的睡眠質量。手機APP:Sleep Cycle。硬件:UP3。

24、飲食要健康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一天三頓,一頓吃4份,這4份分別是:

能量五谷、繽紛果蔬,肉類蛋白、非肉類蛋白。

25、冥想改變心境

冥想是最自然、最有價值的人類活動。如果能夠明天練習,在心理、情感、精神各個方面你會發生驚人的變化。

26、拖延普遍存在

拖延,是一個中性詞,是一種自我調節,它有價值,也有危害,這個取決于程度是否可控。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到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個體的健康帶來非常消極的影響,它會讓人自責、產生負罪感......有嚴重拖延癥的人會不斷地自我否定、貶低自己,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

27、拖延癥危害重

那些習慣拖拉的人相較于不拖拉的要吃得更少、睡得更少、酒喝得多......在一般群體中,拖延者比不拖延者,他們的壓力會更大,健康更成問題,身體鍛煉更少……平日行事不夠謹慎的人,他們往往更容易做出導致品行惡化的行為---更少的運動,更差的飲食習慣,抽煙,喝酒,甚至于吸毒,危險駕駛,危險性行為,暴力和自殺……

28、治拖延:做快樂有意義的事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選擇做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無法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快快地把不快樂的事情做完,然后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29、治拖延:時間交替法象限整合法

時間交替法:工作5分鐘→玩5分鐘→工作10分鐘→玩10分鐘→工作15分鐘→玩15分鐘。循序漸進直到能專注工作。

象限整合法:不快樂有意義的事和快樂無意義的事一起做。比如不喜歡運動,喜歡陪孩子玩,那就和孩子一起運動。

30、治拖延:化整為零和善用拖延

化整為零:降低難度,把事務分解到每天最小的單位。最后分解到的單位,一定是你心甘情愿去做事的單位。然后利用零碎的時間實行,而不是消極等待整塊時間的出現。

善用拖延:用拖延了大事的時間,來把眾多小拖延解決到位了,是不對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也是不錯的,畢竟生活是由很多方面很多維度組成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